6)章甫:殷代冠名,或谓即缁布冠。章:明。章甫,取表明丈夫之义。
(187)毋(móu)追(du9):夏代冠名。毋:无义,发语词。追:即堆。此以形名冠。
(188)周弁、殷冔(xu)、夏收:此因上三加爵弁而记之。弁:爵弁,经专言弁,即指爵弁。殷称冕作冔。冔与■音近,■即覆,取覆首之义。夏称冠作收,取收敛发之义。
(189)共皮弁、素积:此再加所同用。再加之所以在三加后记之,是因为前始加、三加,三代不同,此则三代相同。
(190)五十而后爵:五十岁才能命为大夫,此论“士冠礼”亦行于大夫。
(191)夏之末造:造:作。此言公侯冠礼与士同,无独立的冠礼。公侯冠,夏末始作。
(192)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
(193)象贤:法贤。此言元子能取法先祖之贤德,故继世立为天子或诸侯。此以说明“天下无生而贵者”之义。
(194)德之杀(sh4i):杀:等差。即言德有高低之不同,德高者命以大官,德下者命以小官。
(195)谥:死后追加称号叫作谥。
【译文】
士加冠的礼仪:在祢庙门前占筮加冠的吉日。主人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在庙门的东边就位,面朝西方;主人的属吏身着与主人相同的礼服,在庙门的西边就位,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蓍草、蒲席和记爻、记卦所用的卜具,都陈放在庙门外的西塾中。约在门外的中部,即门槛外,门中所竖短木(闑)偏西的地方布设筮席,筮席面朝西方。筮人手持蓍草,抽开装着蓍草的蓍筒盖,一手持盖,一手持蓍筒下部,进前接受主人的吩咐。宰在主人右方稍靠后的地方佐主人发布占筮之命。筮人应答后右转弯回到筮席,就席坐下,面朝西方。卦者的位置在筮人的左边。占筮完了,筮人将筮得的卦写在版上,拿去给主人看。主人接过去看毕,还给筮人。筮人回至筮席,面向东方,与他的属下共同占筮,占筮完毕,进前报告主人筮得吉卦。如果占筮结果不吉,就占筮以后的日期,其仪式与前相同。占筮结束,撤去筮席,宗人宣布筮日之事结束。
主人至众宾家门告以“冠礼”日期,并请参加,他们辞谢一次便应许了。主人两拜宾,宾答拜。主人回,宾拜送主人。在将行加冠礼之前三日,举行占筮正宾的仪式,与占筮日期的仪式相同。于是,主人再次前往邀请正宾。正宾身穿与主人相同的礼服,迎出大门外东方,面朝西方两拜主人,主人面朝东答拜正宾。然后主人(致辞)邀请正宾,正宾应许。主人对正宾两拜,正宾答拜。主人退下,正宾拜送。邀请赞冠者一名,仪式与邀请正宾相同。
第二天,即行加冠礼前一天的傍晚,举行约定行冠礼时辰的仪式,地点在庙门外。主人站立在门外东边,众亲戚站在主人南边稍靠后一些的地方,面朝西方,以北为上首。主人的属吏都身穿朝服,站在庙门外西边,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摈者请问加冠礼的时辰。宰告知说:“明晨正天明时举行。”摈者转告亲戚和众属吏。宗人宣布约期的仪式结束。摈者到众宾家通告行加冠礼的时辰。
清晨早起,在正对东屋翼的地方设置洗,洗与堂之间的距离与堂深相等。水设置在洗的东边。礼服陈设在东房内西墙下,衣领朝东方,以北为上首。先是爵弁服:浅绛色裙、丝质黑色上衣、黑色大带、赤黄色蔽膝。其次是皮弁服:白色裙、黑色大带、白色蔽膝。再次是玄端服:黑裙、黄裙、杂色裙都可以,黑色大带、赤黑色蔽膝。然后是加缁布冠所用的頍项、系结在頍上的青色冠缨、六尺长整幅宽的黑色束发巾、加皮弁所用的簪子、加爵弁所用的簪子、镶着浅红色边饰的黑色丝质冠带,以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