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问也是翰林院的大儒们轮番教下来的,见识广博就更不用说了,林如海这两天相处下来,不得不说——套用他们家管家的话:配谁都是捡了便宜。

    三天下来,林如海对这门婚事满意了,瑞定也很满意。

    眼看着在扬州已经住了五天,瑞定算算差不多该告辞了。

    皇帝爹虽说普陀山要做个九九八十一天的*事,他在江南能住一个半月,可他总不能算准日子才去吧,至少也得留上五日的时间斋戒沐浴更衣。

    既然表面上皇帝都为这事儿给他封了个王爷,他自然也是要做足表面功夫的。

    这个意思他也隐隐透露了些给林如海听。

    林如海很是欣慰,对于将女儿嫁给他又多了几分信心,道:“王爷做事妥当,待人接物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这天晚上,林府准备了宴席。

    准翁婿两个又是几杯小酒喝着。

    瑞定眼睛一转,想起一件事儿来。

    早先不提了,贾府里现在还有一个贾宝玉呢。

    虽然他觉得他跟贾宝玉站在一起,长眼睛的都知道谁好,没长眼睛的听了介绍也知道他好,但是一点事儿都不做,也太不符合他的为人处世了。

    瑞定想了想,跟林如海透露了一些,“……要说您千金的外祖母家里,实在是没有争气的下一代了,还有隔壁宁府,虽然在国公那会就分了家,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坊间传言,他们宁府是只有门口两个石狮子干净了……”

    林如海眉头一皱,心中觉得不太对劲,听见瑞定又道:“况且贾府这些年苦心经营,心思都没用到正处,他们家里那位自打出生就是名声大噪的公子,小名宝玉的那个,上回我也见了。”

    “人长得倒是端正,聪明劲儿也是有了。可是怎么都十五了,连童生试都没考。老太太这般溺爱,对孙子可没什么好处。”

    瑞定的语气里有小小的抱怨,“既然是令千金的外祖家,勉强也算是亲戚了,将来逢年过节也是要走动的,虽然有我这层关系在,谋个一官半职都不在话下,可是若是他们都是这般扶不上墙的烂泥,怕是也成不了事的。”

    至于贾元春现在他府上当宫女,这种事情就没必要说了,她能不能活到两人成亲的时候都不一定,没必要说出来惹人厌烦。

    林如海眉头皱的更厉害了。

    这贾宝玉……当初他送女儿进贾府,不得不说,也是动了其他心思的。

    可是看着瑞定的表情语气,倒是真的把这位表哥当成了寻常亲戚,将来能给黛玉撑场面的。

    林如海沉思片刻道:“他们也是金陵中人……要回来科考的……金陵十二房我也见了,的确是不放心。王爷这般为小女着想……”

    林如海道:“等回去我修书一封,跟我那内兄贾政说说,就说让他将儿子送来我处,我帮他看着,等明年便让他下场一试,想必他们都能放心了。”

    两封信了,瑞定心里算着,嘴上却道:“辛苦林大人了,那贾家也是有族学的,只是上回我去,听见他们说怕耽误了孩子,一直没叫去。”

    林如海心里也在佩服这瑞定,要说等闲人家有了他这么个岳父,别的不说,讨教政事是必须有的,只是这位王爷沉稳到了极点,居然半句话都没提,林如海不免对他又高看了几分。

    第二天一早,瑞定告辞,启程去了金陵。

    朝堂之上,御史正在弹劾瑞定。

    “……王爷才去江南,便与各位官员结jiāo,衣食住行更是奢靡,饮酒达旦,百姓怨声载道……”

    洋洋洒洒列了数条罪状,都是说瑞定一去江南便仗势敛财,只知享受等等,又说他大举收受江南官员送的礼物。

    里面还提了甄家那个用来接驾的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