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政长女元春为贵妃,亦因深爱宝玉,乘其归省,yù为其弟择fù,客黛玉之慧美,心甚悦之。然闻人言其疾,遂属意宝钗而赐楠珠,由是黛玉之病益笃矣。  宝玉因不得意,遂同侍婢优伶等游,政闻而大怒,必yù置诸死地也者,幸得贾母救免。适袭人谗晴雯于王夫人,又自貌若晴雯之五儿涉及黛玉。王夫人怒,立逐晴雯。晴雯死后,其厌黛玉之心益重矣。

    未几,元妃薨逝,荣府中衰。凤姐尤张势贪婪,通外官,放利银,肆行威福,而yīn嫉黛玉之心更甚于往日矣。黛玉本自恨无家,又因凤姐等胁迫不休,遂决意自戕,惟期速死,及其病势转剧,而宝玉亦病焉。

    凤姐又见宝钗素喜带金锁,便造言与宝玉有金玉良缘,拟为之婚嫁,而难宝玉之不可也。故设诈娶黛玉以哄宝玉之计,贾母、贾政、王夫人悉听之。当此之时也,黛玉将终,竟又yù用其侍女紫鹃傧扶宝钗,设迷局以哄宝玉。然因紫鹃泣守黛玉不舍,遂以小婢雪雁易之。雪雁甫去,黛玉已呕血毙命矣。

    宝玉于疯癫之中,毕其婚礼,及醒方往抚棺尽哀。当黛玉之终也,仅李宫裁、紫鹃二人相守。由是紫鹃心灰意冷,旋从惜春入大观园栊翠庵修行矣。

    迄贾政自粮道之任被参而归工部,时因贾赦、贾珍等皆乏令行,又因凤姐横残愈炽,突由御史台奏章弹劾,锦衣卫立行抄检,致宁、荣二府瞬息涂地矣。

    由是物议尘上,凤姐上下无颜,及贾母谢世,更失其恃,羞赧之余,寻亦死矣。后虽赖乃祖之勋劳,复其世职,赐返家产,然已残破,以至治葬犹感困窘也。

    贾母素昔奉佛,因置尼姑妙玉于园中。教宝玉寄命张道士。僧道之属遂得与宝玉往来,谈禅论道非一日也。致使宝玉心中滋生他念,然虽yù几番隐遁,皆被宝钗、袭人等羁留之。后贾政扶柩南渡,宝玉、贾兰入秋闱,场后遂从僧道潜亡矣。不知者或谓僧道之骗惑使然,然由达人观之,实因黛玉故也。

    榜既放,知宝玉、贾兰二人皆中,然王夫人、宝钗等皆深悔之。

    此乃《红楼梦》之终始要略,看官有鉴于此,可知《一层楼》之寓意矣。

    《一层楼》诗

    深院东风任恣吹,浅绿嫩红乱纷飞,书生感怀餂笔处,春光复归花复开。

    片金铰破抑何悲?飞装裁就心犹惜,一群娇鸟百般啼,工笔细处血泪垂。

    天缘多情聚一家,锺情却惹愁无涯,回头虽惙此情意,安禁情泪万滴洒。

    清露冷冷漫草落,尚不比子泪珠多,我之愁怨诉向谁?与尔同愁涕流血。

    霜落两鬓奈忧何?闲来工诗晚来歌,喜得翦烛展故卷,嚼时犹甘咽时涩。

    暮雨击窗纸斑斑,晨冷透怀意绵绵,西风乍起花洒泪,珠珠如冰珠珠冤。

    脂粉娇娃携锄兰,相慕时种红豆田,悲春林泉云霞客,采豆代饵熬闲天。

    形影相消梦魂里,暗映窗前长太息,玉环尚忆往事否?春雨秋风相依依。

    《一层楼》明序

    本书中原无恶媳jiān妾之弊,亦无家政内专之失,此其所以略不同于《红楼梦》耳。然琴、炉二人之心不殊钗、黛,而璞玉独恋之意无异于宝玉。况因老太太、金夫人之议,两相分拆,致令璞玉之佳偶虚如望梅者,又何别乎贾母、凤姐之合谋而使宝、黛之良缘幻若画饼者哉?惟本书之言词中,虽稍加文饰,而其事要固无虚妄也。凡百年之间,事态竟若同出一轨,此本书所以不能不为锺情者哀怜而长太息也。故先引《红楼梦》之事以描摩,次述《一层楼》之文为传焉。

    嗟夫!世间才子佳人之遇,差池舛误者岂独红楼一层之属欤?是故编辑之,吟哦之,译书之,又怆然而悲叹之矣。非独一人悲叹而已,愿与同心者共悲叹之,与同心者悲叹之而犹不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