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烦渴脉数者,是热呃也。
小柴胡汤 治身热、烦渴、发呃。
柴胡 黄芩 山栀 柿蒂 陈皮 砂仁 半夏(姜汁炒) 竹茹(各一钱) 藿香(八分) 沉香 木香
(各三分) 茴香(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乌梅一个,水煎,磨沉、木香温服。
一切发呃,用柿蒂、沉香、木香、rǔ香、砂仁为细末。每服一钱,淡姜汤调服最效。如口燥渴、身热不可服。
胃中痰火发呃者。
黄连竹茹汤 治胃中痰火发呃。
黄连 竹茹 麦门冬(去心) 山栀 陈皮 半夏(各一钱) 砂仁 沉香 木香 茴香(各五分) 苏子
(八分)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乌梅一个,水煎,磨沉香、木香调服。
水寒停胃发呃者。
茯苓半夏汤 治水寒停胃发呃。
茯苓 半夏(姜汁炒) 浓朴(姜汁炒。各一钱) 干姜(炒) 丁香 官桂 砂仁(各五分) 陈皮(一钱)
藿香(八分) 柿蒂(一钱) 茴香(七分) 沉香 木香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磨沉香、木香同服。
脐下气上升发呃者,yīn火也。滋yīn降火汤,治yīn火上升发呃。(方见虚症。)根据本方加砂仁、茴香、沉香、木
香、山栀、柿蒂、辰砂。
中气不足,脉虚微,气不相续而发呃者,补中益气汤加生脉散、黄柏,以降yīn火,或少加附子。(方见内伤。)
阳明内实失下而发呃者,六一顺气汤下之。(方见伤寒。)
伤寒传经热症,医者误用姜桂等热yào助其火邪,痰火相搏而为咳逆者,黄连解dú、白虎汤及竹沥之类治之。
(方见伤寒。)
凡泻痢发呃与伤寒结胸发黄又发呃者,俱难治也。
大抵发呃不止,将rǔ香纸卷烧烟熏鼻中及灸中脘、膻中、期门三处即效。
咳逆丸 花椒微炒出汗,去目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
大。每服十五丸,醋汤下。
伤寒发热而呃逆者,用黄荆子不拘多少,炒,水煎服,立止。
嗅法 治咳逆服yào无效者。
硫黄 rǔ香
上各等分,为细末,以酒煎,急令患人嗅之即止。
又方
用雄黄二钱、酒一盏煎七分,急令患人嗅之愈。
灸咳逆法
rǔ根二穴,直rǔ一寸六分,fù人在rǔ房下起ròu处陷中灸七壮,效如神。
又方 灸气海三五壮亦效。气海在脐下一寸半。
卷之三
嗳气
属xìng:脉∶嗳气嘈杂,审右寸关,紧滑可治,弦急则难;两寸弦滑,留饮胸间;脉横在寸,有积上栏。
嗳气者,乃嗳胸膈之气上升也。
嗳气有胃中有火、有痰者,宜二陈汤。(方见痰饮。)根据本方加炒山栀、砂仁、白豆蔻、木香、
益智仁、枳实、黄连、炒浓朴、姜炒香附米。
星半汤 治症同前。
南星 半夏 软石膏 香附 炒桅子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服。或作丸亦可。盖胃中有郁火、膈上有稠痰故也。
嗳气有胃寒者,宜理中汤。(方见中寒。)根据本方加木香、茴香、益智仁、陈皮。浓朴、香附,去人参、茯苓。
破郁丹 治fù人嗳气胸紧,连十余声不尽,嗳出气心头略宽,不嗳即紧宜服。
香附米(醋煮、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