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粒)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徐徐温服。
恶心者,心中兀兀然无奈,yù吐不吐,yù呕不呕,此为恶心,非心经病。胃口有寒、有热、有痰火、有
胃虚、有停
食、有水饮,与呕吐同治法。
梁太府乃因患头晕呕吐,闻yào即呕。诸医措手。余以伏龙肝为末,水丸塞两鼻孔,用保中汤以长流水入胶
泥搅澄煎,稍冷,频服之而安。
信陵府桂台殿下夫人,患因xìng气不好,一怒即便呕吐、胸膈不利、烦躁不睡、腹痛便闭、食下即吐,已经
八日,心慌喘急垂危,后事已备,举家哭泣。召余诊,六脉虚微,此血虚胃弱,气郁痰火也。以二陈汤加姜连、
酒芩、炒栀、当归、酒芍、香附、竹茹、白术,入竹沥、姜汁,二服而安。
卷之三
翻胃
属xìng:脉∶反胃噎膈,寸紧尺涩,紧芤或弦虚寒之厄,关沉有痰,浮涩脾积,浮弱虚气,涩小血弱,若涩而沉,七
情所搏。
夫膈噎翻胃之症,皆由七情太过而动五脏之火,熏蒸津液而痰益盛,脾胃渐衰,饮食不得流行,为膈、为噎
、为翻胃也。丹溪云∶年高者不治。盖年少之人,气血未虚,用yào劫去痰,虽得暂愈,其病立复。所以然者,气
虚则不能运化而生痰,血虚则不能滋润而生火也。又云∶此症切不可用香燥之yào而浓滋味。盖症属热燥,故不可
用香燥之yào。香能散气,燥能耗血,浓滋味能助火而生痰也。粗工不识病源,但见斯疾,便以峻剂拨之而取刻效,
以图浓贿。不思病危,复而不救,可不叹哉!
大凡膈噎翻胃,不可服辛热香燥,最能耗血。粪如羊屎者不治,大肠无血故也。口吐白沫者不治,气血俱惫
故也。
翻胃者,胃虚吐食而不纳也。
安胃汤
人参(五分) 白术(三分) 茯苓(去皮) 山yào(炒) 当归 陈皮 半
夏(姜汁炒) 藿香(各一钱) 砂仁(五分) 黄连(姜汁炒) 莲ròu(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乌梅一个,水煎温服。
顺气和中汤 治呕吐翻胃、嘈杂吞酸、痞闷噫气、噎膈、心腹刺痛、恶心吐痰水。
陈皮(盐水浸炒,一钱) 半夏(姜汁炒,七分) 白茯苓(去皮,七分) 白术(去芦,土炒,八分)
枳实(麸炒,五分) 香附(醋浸炒,一钱) 砂仁(炒,三分) 黄连(姜汁和猪胆汁拌炒,六分) 山栀(姜
汁炒黑,一钱) 神曲(炒,六分) 甘草(炙,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长流水入胶泥搅,澄清水一钟,煎至七分,入竹沥、童便、姜汁,不拘时,细细
温服。如气虚加黄 、人参各八分;如血虚加当归七分、川芎五分;如气恼或气不舒畅加乌yào五分、木香三分;
如胸膈饱闷加萝卜子炒六分;如心下嘈杂醋心加吴茱萸四分,倍黄连、白术;如呕吐不吐加藿香梗七分。
太仓丸 治噎膈翻胃,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白豆蔻(二两) 砂仁(二两) 陈仓米(一升,黄土炒熟)
上为细末,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淡姜汤送下。
气血虚而翻胃者,宜攻补兼济也。
王道无忧散 治翻胃膈噎。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