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琢磨着等皇上见过了元春,她就找个机会为水霄求情,让元春去看一看水霄。反正水霄已病了十三年,太医也只说熬不过今冬,拖上十天半个月的,想必他的病情也坏不到哪儿去。
不想水霄心急,竟叫人抬着自己来求见皇上,得到了皇上的允许。
水霄躺在榻上,抬了抬头,算是行礼:“谢母后关心!儿臣明白。”
他对沈皇后,也是真心感激。他娘八年前便已过世,这些年若不是皇后照应得好,他哪能熬到现在?只怕墓上的草,早已荣枯几次了。
沈皇后也不再多说什么,直接到临风水廊见驾了。
元春便对水霄说:“殿下请先回去。臣先回尚医局配yào,配好yào以后,直接去殿下的居所。一个时辰后,请殿下派一个人给臣引路。”
虽然说尚医局肯定有人知道十七殿下住在哪里,但若自己带着人找上门去,那也太没有逼格了。
“多谢贾尚医了!我记下了。”水霄骷髅似的面容上,露出一点笑容来,看着很是人。
元春便带着秋凝霜、秦桢等人,往尚医局而去。
“大人,十七殿下的病,您有几分把握?”
“十成啊!”元春奇怪地看着她,“怎么啦?”
秋凝霜便松了口气,微笑道:“既然大人有十足的把握,那便无碍了。我原本担心,大人年纪尚幼,不知这宫中的一些门道。若把话说得太满,万一有个意外,就不好收场了。”
元春瞪着她,终于明白她是在教自己“为官之道”,让自己不要把话说得太满。
现代医院中,医生们似乎也不喜欢把话说死了,免得有个意外不好向患者家属jiāo待。没想到,这道理竟是古今相同的啊!
想想看:某大夫一脸为难地说:这病难治,我也没把握!最后他却把病治好了,家属岂不要加倍感激?若是反过来,家属还不得活吃了那大夫?
元春望了望天,道:“我知道了。”
回到尚医局,元春便按照医疗系统的处方,开方子配yào。
宋芊知道消息后,也问了元春有几分把握的话,听说元春有十足把握,她也松了口气。她现在是尚医局的人,与元春算是拴在了一根绳子上。
元春想起了今天救的那个小宫奴,又配了一剂yào,jiāo给袁惟厚:“今天我救的那个小宫奴,手上有长期被水浸泡和生冻疮的痕迹,约摸是浣衣局的。你去找一找她,找到了就把这剂yào给她。她今日呛了水,身上还有棒疮,这剂yào必须得吃。你再去见一见浣衣局的头儿,给她讨两日假。叫她两日后再到尚医局来,让我诊一诊脉。”
“大人真是宅心仁厚!”袁惟厚先夸了一句,又道,“今日那小宫奴不必去找,确是浣衣局的,姓徐,名叫飞萤。她原是怀山居的宫女,去年被打了几十板子,贬到浣衣局当宫奴了。据说是因为做事不慎,烫伤了临驿公主的脚。”
元春瞪着他。心道:我去!原来临驿公主害的人挺多嘛!因为前两日的事,她并不相信徐飞萤真的“做事不慎,烫伤了公主的脚”。
袁惟厚去送yào了。元春继续给十七皇子配yào,做事不免加倍谨慎,免得给人留下把柄。
午饭时,皇帝派了人来,赏了元春好几道菜。
元春没想到她还是能够在今天品尝到御膳,心里挺高兴。看着那些菜挺丰富,两三个人也吃不完,元春便叫了尚医局的女官们和秋凝霜、袁惟厚一起吃,算是尚医局的第一次中高层聚餐。并正大光明地宣布:这叫“同沐皇恩”。
午饭后,十七皇子派来引路的人到了,满脸堆笑地说:“奴才明瑟,特来为尚医大人引路。”
这位叫明瑟的太监,十七八岁的年纪,穿着管事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