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小娘子能饶我秦军将士xìng命,我苻坚便终生欠小娘子一个人情。至于这中原之地……我苻坚索xìng就在一旁观赏,看小娘子如何率着仁义之师,将这天下扫dàng出个清静”

    说罢,苻坚痛快的在那锦帛上用印,这世间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就此签订。

    “我只会动动嘴皮子,行军打仗的事情,不是我能管的。”谢道韫摇了摇头,又道:“不过就如这锦帛上所言,你派出那百人,我只保全下五十七人。而我之所以命人不杀他们,也并非看在你的面子上,而是因为那些人的年纪实在太小,都是些孩子,被人当qiāng使,又何必担当什么罪责。”

    苻坚闻言面色一红,却也不由得在心中腹诽,心想你这位小娘子不是个更小的孩子……

    二人至此便也不再多言,所签条约一人一份拿走,谢道韫收入怀中,向着苻坚抱了抱拳,转身便向着大殿门口离去。

    苻坚看着她的背影,心中除了放下了大石的轻松与对未来的向往外,竟还存了些依依不舍之情。他的手指下意识的摩挲着谢道韫画出的简易地图,在心中默默的想着,不知何时才能再次见到她。

    而谢道韫并没有多少流连之意,她抬步跨过大殿的门槛儿,看了一眼被自己的**迷晕的四名侍卫,又一个侧身,与差点撞到自己的宫女擦肩而过,顺手还提过了宫女手中的茶壶。

    “多谢。”谢道韫偏头微笑,抬了抬茶壶向着宫女示意,宫女一脸呆滞的站在那里,明显还没有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面颊竟莫名其妙的红了起来。

    但过了许多年之后,宫女慢慢成了宫女姐姐,又成了宫女嬷嬷。可她却仍旧忘不了那年的一个夜里,有一名少年从皇宫主殿中翩然而出,提了自己准备送给陛下的茶壶,还对着自己回眸一笑。而那一笑,便如同撩拨了封藏百年的琴弦,一音天籁,便舒活了整个人生。

    同时,宫女嬷嬷也记得,那天之后的清晨,那个被少年顺手提走的茶壶,被侍卫们在皇宫大门口找了回来……

    (最近影子经常中奖,帖个热帖竟然还能被烫伤……三个水泡,我对着手指望天……)

    正文第三十三章莫听穿林打叶声

    永和十年四月末,逐渐走出政变yīn影的秦国,开始大肆侵袭北方柔然,并占领了河套等草原肥硕之地。

    不了解实情的人认为这是秦国正为南下而做准备,想在战前为自己建设好一个稳定的后方,并顺便借此举以练兵。

    一时间,晋朝人心惶惶,朝廷下令,各地府兵制备数量扩增,奈何军费筹措不足,所能增加者极为有限。

    正是因为如此,对士族阶层本就拥有的私兵,朝廷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开始往明朗化转变。甚至总有一些模模糊糊的消息从京中传来,一些“鼓励”“期冀”的字眼,渐渐被运用于私兵之中。

    借着这股东风,各个士族都着手为自己的私兵“扩编”,但大多数都是点到而止,毕竟他们只希望这些私兵可以保护自己的庄园,花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在其中,他们总会心疼的。

    但也有少数士族下了血本,一掷千金,将私兵扩展到了惊人的数量。这其中以龙亢桓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高平郗氏、吴县顾氏为最盛,五家中私兵数量最少者,数量也逾万人,又因桓温、谢道韫名声之重,投奔两家者更是不可计数。所谓天下云集响应者,便是如此之景状了。

    而其他的士族,在见到这五家人如此紧张的反应后,便各起了些奇异的心思,还以为是他们这些人从朝廷中听到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消息,所以才如此紧张的筹措起战事来。于是乎,所有的士族都开始效仿其行,甚至连一些家境殷实的庶族、富商,都开始重金招揽门客武士。这一时刻的这片土地上,似乎人人都成了孟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