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神医见佐伯纸的自己已然干了,便将纸卷了起来,起身放到后面的柜子里。打开柜帘的时候,谢道韫看到了里面一摞摞的藏书。

    “说罢,这么晚翻墙来找老夫,又有何事?”葛神医早已看到了谢道韫身后的郗路,知道自己白日里在谢府见过他,便也不再怀疑谢道韫的身份。

    但一个士族家的小娘子这么晚了不在闺房安歇,还如同小毛贼一样偷偷的溜进了自己的家门,葛神医对这个小丫头不由得产生了兴趣。更何况,令他更为诧异的是谢道韫的年纪。当日听人吟咏那首《将进酒》,又听说是谢家娘子所做,他便下意识的认为,作诗之人怎么也得是年逾二十的女子,即便如此,便也是惊才绝艳了。可今日一看,又听得谢道韫亲口自承,不由得被震撼了一下。

    果然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啊葛神医在心中如斯感慨着。

    “晚辈突兀了。”谢道韫又是一礼,对葛神医讲了讲自己起初对他的怀疑。

    “哦?”葛神医闻言不但不怒,反而还有些喜欢这个小丫头的直爽,他笑着问道:“那现在呢?你观察了老夫这么久,可看出什么了没有?”

    谢道韫挠头笑了笑,道:“您是真神医的几率,大概有九成了。”

    “哦?那最后一层,你要如何证明呢?”葛神医的兴致更浓,觉得这个小丫头的确很有趣。

    “晚辈想问一句,”谢道韫顿了顿,说道:“您既然姓葛,是不是单名一个洪字?”

    此话一出,葛神医面上的笑容却立刻敛了去。他微蹙了眉头看着谢道韫,问道:“是你父亲跟你说的?”

    谢道韫不知葛神医为何变化的如此明显,但这个反应也几乎确定了他就是葛洪。心中一阵窃喜的同时,谢道韫也听到了葛洪的问话,恭敬的答道:“非也,只是晚辈自己猜测的。”

    “你小小年纪,又如何清楚我的名号?”葛洪微挑了眉毛问道。

    “稚川先生虽然已经隐居多年,但在俗世里的名号却一年比一年响亮,世人焉能忘?更何况,您从罗浮山离开之后,世人都在猜测您在何处云游,晚辈今日得见前辈,却是三生有幸了。”

    (葛洪到底活到多少岁?历史上有说是六十一的,也又说是八十一的,影子这里取的是后一种说法。)

    .

    正文第五十一章医病时

    第五十一章医病时

    感谢anuo0211的粉红票~~

    葛洪的确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物。

    葛洪字稚川,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唤作抱朴子。

    他少时家境贫寒,虽然也是士族出身,但也曾一度穷困潦倒,甚至连写字的纸都买不起,经常是在一张纸上重复的写字,字迹一层覆盖一层,直到实在分辨不清了,才作罢。

    他也曾经负藉远游,只为求学于名师,其艰苦程度,估计和“足肤皲裂而不知”的宋濂同学差不多。

    早年曾在西晋朝出仕,镇压了一场叛乱之后,便潇潇洒洒的辞官而去,真正的做到了老子所谓的“功成而弗居”。

    他一度在罗浮山隐居,潜心著作,炼丹修道,颇有些出凡入胜的超脱。

    少时的求学生涯虽苦,却也让他得益颇多。从他之后著书立说来看,葛稚川真可谓是学贯古今,玄儒双通,内外双修。他在道家、儒家、医学、化学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并且对后世所谓的东晋文学自觉运动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不可不谓之通才。

    想来是葛洪的名气太过大了些,在罗浮山隐居几年后,有不少士族子弟前来拜会求教,结果弄得门庭若市,不复清静,葛洪便产生了离开的打算。

    当地刺史听到消息,前去劝阻,恳求葛洪许下不离开的承诺。葛洪笑而不答。

    刺史知道不可强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