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闲的呀,当初在阳明镇,大家为了生计,为了应付周行头,哪有心思想这个,而今生活安定,大家都认为傍上了范景飞这棵大树,于是便各生起龌龊心思来了。她想了想,决定给他们来一剂猛yào,于是清了清嗓子,道:“二少爷要弃商入仕,已经开始打听哪里有缺,马上就要赴任去了,你们可曾知晓?”
范景飞要弃商入仕?各人的脸上,果然现出震惊的表情来,尤其是罗久安,作为一家之主,就更为恐慌了,连忙上前问道:“阿依,二少爷要走?那他的生意怎么办?”
罗成心里也慌,急切地问:“阿依,二少爷要去做官,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可是跟着他来京城的,他不能不管”
这可真是安逸日子过惯了,罗依直觉得好笑:“哥,二少爷是好心,才带我们上京,可人家也不可能管咱们一辈子呀。”
这一点,罗久安倒是赞成的,道:“阿成,我们又不是小孩子,而且有手有脚有手艺,哪能让二少爷cāo心呢。”
罗成叫道:“爹,你说得轻松,我们在这京城,举目无亲,离了二少爷,还能作甚么?再说了,我又不是让二少爷养着我们,只是想跟着他混碗饭吃而已,你说,若是二少爷关了这些作坊,我们能去哪里做活儿?”
第七十八章抉择(四)
罗依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道:“爹,哥,我也正不晓得该怎么办才好呢,要不,我们还做咱们的老本行,开家裁缝店?”
罗成连连摇头:“京城可不比阳明镇,裁缝店岂是那么好开的?别说店面租金肯定得不少,就是那行会,也不是那么好入的罢。”
罗久安赞同罗成的观点,也认为他们目前还没这个本事在京城开裁缝店,而且他还担忧一件事情:“咱们住的这房子,是租来的,若是丢了作坊的差事,租房的钱恐怕都出不起,何谈开店做生意?”
罗长吉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突然chā话道:“既然京城里住着不容易,咱们何不回阳明镇去?”
他年纪尚小,众人不知如何跟他解释阳明镇有仇家的事情,只得把目光投向常氏,常氏不负重托,寻出了个理由来,板起脸对他道:“阳明镇的私塾哪里比得上京城的,我看你是嫌京城里的先生严厉,想回阳明镇躲懒罢?”
罗长吉果然被唬得不敢再作声。
罗维搂住罗长吉的肩膀,先安慰他道:“我晓得你是个用功的,只不过在京城里念书,将来中举的希望也就大些。”他这番话,与其说是说给罗长吉听的,不如说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只是一想到大家都在为生计发愁,他却仍要吃闲饭,心里就难受,于是道:“不如我先不念书了……”
话未说完,就遭到了全家人的一直反对,罗久安道:“家里不差你那几个钱,你安心念书。”
罗成亦道:“咱们家为甚么度日艰难,只能依附二少爷过活?追根究底,并非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有势,他为甚么有势呢?一是因为他有个做官的老子,二是因为他有个进士的功名在身。阿维,只要你也考中个进士,不,哪怕只是个举人,咱们家就不用再仰人鼻息过生活了,不管哪里的裁缝行会,还能不让咱们进?就是再回到阳明镇,周行头还敢同咱们过不去?”
一席话听得罗久安连连点头,他年纪大,有很深的故土情结,要不是因为阳明镇实在住不下去,是怎么也不会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到京城来的,这下一听说只要罗维考中举人,他就有可能风风光光回到阳明镇去,而且再不用看周行头的眼色,心里便生出无限的向往来,重新打起精神,对众人道:“咱们都振作些,只要等阿维考上举人就好了。就算没了作坊的差事又如何,京城这么大,饿不死人的。”
罗依听了这话,深感欣慰,觉得自己今日这谎话,真没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