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邦的幽默个xìng就表露无疑。

    还是在秦朝的时候,刘邦当时仅仅是个泗水亭长。秦朝的基层管理机构是这样设置的,县下设乡,乡下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管理亭的人就是亭长。亭长是最基层的吏役,主管地面上的民事争讼、缉捕盗贼、征丁征粮等事务,地位接近于今天的基层派出所所长。一个小小的所长在庞大的帝国体制里面简直连个屁都算不上,但是刘邦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他不仅没有感觉到过自卑,反而从来没有把比自己职位高的人放在眼中。每当那些科级干部、副处级干部来到亭里检查工作的时候,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捉弄那些人,荤段子、黄段子弄得那些副处级和科级们一点脾气都没有。

    幽默的个xìng终于给年轻的刘邦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这需要从吕公说起。吕公本来是单父人,和沛县县令是好朋友。他在老家和人发生了冲突,为了躲避仇人的报复,举家逃到了沛县。沛县当时还是个小地方,因为还没有房地产商的介入,房价就显得很便宜。于是吕公置买地产,并四处炫耀自己和县领导的特殊关系。

    当地有身份的人听说县领导的好朋友在县城安家,便相约前来祝贺。喜欢凑热闹的刘邦岂肯错过这样的机会。然而,等刘邦到了现场才知道,这次聚会有个特殊的规定,凡是贺礼不足一千钱的来宾一概不许走进雅间,只能被安排在大厅就座。听到这样的霸王条款,刘邦就大大方方地在进见的名帖上报称“贺钱一万”。其实,刘邦只是来混吃混喝的,口袋里一分钱也没带。因为报的数目大,刘邦当然被安排进了雅间,并且还捞了个上座。

    酒席之上的刘邦大吹大擂,满嘴跑火车,喝了几碗酒之后更是发挥奇佳。了解他底细的人早已习惯了刘邦的作派,所以也就没有任何感觉,吕公与刘邦却是第一次相见,他立即就被刘邦的幽默风采、草莽气质所吸引,在刘邦身上,他感到了一种可成大事的男人气概。要知道,吕公是避难来的,冷不丁一个英雄好汉就在身边,他怎能不喜出望外?只是他不知道刘邦是个人来疯,最善于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

    于是,在敬酒的间隙,吕公就向刘邦递了个眼神,刘邦心领神会,就跟着老吕来到了僻静之处。后来的事情已经写进了历史教科书:老吕乘着酒兴,拉着刘邦的手说:“我刚才了解过了,虽然你已不是处男,但你还是个单身汉。我有一个亲生女儿,年轻貌美,如不嫌弃,我愿意把她许配给你。“

    就这样,凭着自己的幽默,刘邦不仅白吃了一顿饭,而且还骗回来了个老婆。幽默真的被刘邦当成了饭吃,当成了事业做。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刘邦是秦末数一数二的幽默大家。作为幽默高手,刘邦在秦末常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只有一个人让他眼睛一亮,此人就是郦食其。

    刘邦带兵经停陈留,yù谋取一官半职的高阳儒生前来拜见。郦食其在传达室奉上自己的名片,温文尔雅地对门卫说:“我乃高阳儒生郦食其,素仰沛公之雄才大略,愿为沛公效犬马之劳。敬请诸位给通禀一声,说我想拜见沛公,渴望和他一起谈论谈论天下大事。”门卫进去禀告的时候,刘邦正在洗脚,他一边抠着鸡眼,一边问办事员:“来者是个什么货色?”办事员绘声绘色地描述道:“他头戴高帽,形象古雅,貌似满腹才华。”闻听此言,刘邦胃口大倒:“我最烦的就是狗屁儒生!替我损他几句,就说我正忙于军国大事,无暇听儒生忽悠!”

    等了半天,没想到等来的是刘邦这几句话,郦食其勃然大怒,双眼圆瞪,手握宝剑,如同爱斗的公鸡,气鼓鼓地对办事员说:“那你小子就再给我通报一遍,就说老子我是高阳酒徒!”

    如同我们知道的那样,刘邦向来吃硬不吃软,听说来人脾气很大,马上答应接见郦食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