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科同。
武魁:“五经魁”的简称。清代用以称乡试及会试的前五名。
学究:1.唐代取士,明经一科有“学究一经”的科目;宋代简称“学究”,为礼部贡举十科之一。应学究试者,专重记诵,未必通晓文义,故有才思之士,皆重进士科而轻学究。2.泛称儒生。
大比:明清时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也称“大比”。
鼎甲:科举制度中状元、榜眼、探花的总称。宋以后进士一甲共三名,鼎为三足,故称。状元居鼎甲之首,也称鼎元。唐代,则指前三名。
孝廉:1.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悌;廉,指清廉。始于董仲舒贤良对策时的奏请,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荐举孝、廉各一人,后合称为“孝廉”。2.明清两代举人的别称。
辟除:汉代高级官员任用属官的高度。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都可自行聘任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与后代大小官吏都由吏部铨选的制度不同。辟,征召;除:授官之意。
岁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每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因称岁贡。
及第:科举应试中选之称。唐代,进士考试合格谓之及第。明清只殿试一甲第一、二、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余的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不称及第。
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
回避: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形式上为防止考场内官员作弊,规定凡乡试、会试之帘官的子弟与至亲,不许入场,谓之回避。其制度源于唐代。
六艺:周代教育贵族子弟的六种科目。“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shè、御、文、数。“六艺”中“礼”、“乐”、“shè”、“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备之术,要深入学习;“文”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是必修课。
雁塔题名:唐代新进士及第,赐宴后,有前往慈恩寺,在大雁塔下题写自己姓名与诗的风尚。后因此称考中进士为“雁塔题名”。
科场:科举考试的场所。
贡院:科举时代举行会试及殿试之所。唐代始置,为礼部试士处。
状元坊:科学时代,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封建王朝为奖励士人走科举道路,在状元及第后,命有司于其本乡居宅附近建立状元牌坊,宋时已有此制。
同年录:清代乡、会试同榜举人、进士的题名录。上载各人履历,以考中的名次为序。
学正: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掌学规与训导,协助博士教学。位在博士、助教之下。
闻喜宴:宋代,科举制度规定为新进士举行的宴会。
榜:科举考试后,颁示录取者名次的布告。
助教:学官名。西晋武帝咸宁间立国子学,始置助教,协助博士教授。明清两代,仅国子监有助教。
副榜:亦称“备榜”。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之意。
纳贡: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明代准许人捐纳钱财入国子监,由生员纳捐的称纳贡;由普通身份纳捐的称例监。xìng质与清代的例贡相近。
恩荣宴:元、明、清三代,科举制度规定为新进士举行的宴会。
朝元:清代新科进士参加朝考,选用庶吉士,其第一名称为朝元。
儒学:自唐代起,封建王朝在府、州、县、路等行政区域内设立学校,元、明、清以来,通称为儒学,设有儒学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职,掌教诲所属生员。
国学:西周时代为天子及上层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按学生年龄又分为大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