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早先文英帝为封承瑞看好的三位太子妃候选人,最佳的两位都已经被许了人家,另一位却来参加了小选,她就是三朝元老于太傅的重孙女于采薇。

    于太傅于正乃是先皇的得力臣子,后来还是王爷的文英帝得到了他的赏识和支持,在先皇面前为文英帝说过一些好话。文英帝登基后,感念他的恩情,加封他为一品太傅,后来他虽然因身体不好又上了年纪而辞了官,但太傅的虚弦还是在的,这是为表明他的功绩与崇高身份。

    于正的四个儿子却似乎没有遗传到他的睿智与圆滑,四人学识不错,但在官场的表现只是平平,最高的也不过做了个没什么实权的三品太常寺卿,但面子上很体面,主管皇室各种祭祀之事,这也是文英帝看在于正的面子上才给的官职。

    眼看着于家人是一代不如一代,即便于太傅桃李满天下,但自家人却是没什么大的建树。于正的孙子们开始动起了小心思,他们家的嫡长女于采薇近两年在封城已有了第一才女的美名,就连于太傅也常说这个重孙女像他,聪慧好学,为人处世、胆识谋略都不输男子。且此女的长相又是一等一的美人,这样的女孩子若是能嫁给太子,想必也会得到宠爱吧。

    怀着这样的心思,于家人越过于太傅,悄悄与宫里的某位高位妃嫔联系了一下,这位妃子看在母家与于家有着姻亲关系的面子上,就给皇上吹了吹枕边风,巧的是,文英帝对此女早有印象。

    原来,前年于正的八十大寿,文英帝曾微服登门贺喜,以示隆恩。他在于家恰巧见到了于正最喜爱的重孙女于采薇,此女不仅才学过人,还颇有谋略,涉猎甚广,文英帝和她说了几句话,下了盘棋便觉她非池中物,若是生做男儿,必然是一名未来的栋梁。因此,在妃子提起的时候,他就顺便将于采薇也考虑在内了。

    到了殿选这一天,文英帝看到站在下面的于采薇,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色,于太傅与他有恩,且门生遍布天下,在文人中颇有声望。于采薇本人更有着堪当宗fù的素质和能力,文英帝自觉此女能帮助到封承瑞,做不成太子妃,做个太子良娣也是不错的。

    秀女们五人一排,一排排上前给皇上皇后以及淑、德二妃行礼问安。于采薇就在这第一排正中的位置,文英帝面容和善,笑着问她,“于太傅身子可还硬朗?朕有半年没见过他了。”

    于采薇一点也不胆怯,落落大方地回道,“回陛下,曾祖父虽然离不得yào,但都是些老毛病,没什么大碍。”

    看着文英帝的神情,皇后就知道他对此女应该很是满意,就不知他是为自己看的,还是为太子相看的呢?正想着,文英帝就转过头来问她了,“皇后,你看此女若是给太子做良娣,如何?”

    皇后柔柔一笑,嘴上夸了句“容貌是个好的。”心里却觉得此女也没见有什么过人之处啊,身材还这么瘦削,看着就不是个好生养的。而且明明不过才十五岁,周身的气息却没一丝少女的活泼烂漫,有些稳重过头了,看惯了明珠,再跟此女一对比,她私心里就觉得不喜。

    文英帝哈哈一笑,“这丫头可不止容貌姣好,才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若是能指给太子,也是一件好事。”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皇后却觉得女人太聪明了并不是什么好事,万一她有心对明珠和孙子们不利,岂不是手到擒来?于是说,“只是臣妾瞧着这丫头似乎不是个好生养的啊,而且瑞儿恐怕也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女人吧。”

    “那就再给他指个丰腴一些的”,再说了,朕想把她指给太子也不是因为她能生,文英帝满不在乎地说,“太子都有了两个嫡子了,那些庶子要不要也是无所谓的事。”

    皇上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皇后权力再大也越不过他去,只能说,“那就听陛下您的意思吧,只是若结好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