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干燥、面色发黄、头晕心悸、心烦失眠等症状的人,可考虑适当服用阿胶等补血补yīn之品,以补血滋yīn;而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便溏泄泻等阳虚症状的人,可考虑适当多吃些牛羊ròu等温xìng食物,也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等补阳yào物。
人不可能永葆青春,但只要我们明白了yīn阳二气的重要xìng,需要养yīn的时候,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当养yīn;需要养阳的时候,也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补养阳气,这样,身体就能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就能健康长寿。
《内经》所云,法于yīn阳,即是此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在我们身体上都可以找到相关的情形,感悟生活就是感悟医理。
读围魏救赵有感——换个思路,疾病痊愈
从肾治心,围“水”治“火”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但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的都城大梁猛chā进去,占据它的jiāo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向魏国的国都大梁进军,它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齐军乘其疲惫,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家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读这段历史,在欣赏古人智慧的同时,如果将历史故事与自身的工作结合起来,就会更有意义。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想得最多的自然就是临床工作了,围魏救赵之计谋,在临床上可以运用吗?
临床中我发现,很多肾阳虚衰的病人,因为肾阳虚,肾水无以温化,体内水湿化为饮邪,进一步伤及人体阳气。人体心脏主火,而水能克火,当饮邪上犯扰心,就会出现心火衰微,心阳不振的情况,患者就会表现为胸中憋闷、疼痛、心律不齐、遇寒加重,这样的患者西医常常诊断为冠心病,中医称为胸痹证,脉象上会显示为“阳微yīn弦”,也就是左手寸部脉象微弱,关尺脉象为弦紧。
中医治疗这样的病人时大多从心入手,温通心脉,振奋心阳,效果也很好,但因为yīn寒之邪并非一时半会能够散净,病情往往有反复。如果我们除了从心入手,直接对抗yīn寒之邪外,试着考虑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控制yīn邪的来源问题,围魏救赵,这样起效会更快捷。
大家来看这样一个病例。患者陈某,男,60岁,半年来,胸闷胸痛伴心悸,时轻时重,严重时觉得胸中憋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伴腰部酸胀,夜尿频多,有大量白色稀痰。在医院被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yào物。三天前因为受凉,心悸、胸闷、胸痛加重,服用速效救心丸后稍稍缓解。因不愿意住院治疗,寻求中医诊治。舌苔薄白而滑,寸脉微弱,关尺弦紧。
这是典型的胸痹证,寒痰冷饮,壅塞胸中,心阳衰微,寒水与心火长相争战,心火慢慢转弱,振奋心阳为当务之急。
然而寒痰冷饮的形成,起源于肾。患者肾阳虚衰,水饮无以温化,食物精微不被转化利用,反而化为痰湿,壅塞于内。收摄肾水,增强肾的封藏能力,减少痰饮上犯,才是重中之重。
于是我给病人开了如下处方:全瓜蒌、薤白、桂枝、丹参、生牡蛎、泽泻。患者服用一剂后,胸闷胸痛大为缓解,前后服用十余天,不适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