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肾阳虚衰,就好比这冬天挂湿毛巾一样,湿邪盘踞下焦了,自然“两腿好像灌了铅,沉重无比”!
夜晚卧床休息,处于人体最下端的地方就不是双腿了,而是与床面接触的部位。按照“湿xìng趋下”,应当是与床接触的部位会不舒服啊!
事实正如此,不少病人反映,白天还好,只是感觉双腿有些累,到了晚上睡觉,前半夜还可以,但后半夜开始慢慢出现腰痛、背痛,凡是与床接触的部位都感到很累很痛,早上五六点痛醒,起床后活动活动就好了。
不深入思考其中的病机,有的人认为是气血不和,有的人认为是床板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是晚上喝水太多……其实这就是湿邪由白天积于双腿,晚上向接触床面的部位转移,也是“湿xìng趋下”!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疑难杂症,反复询问早上疼痛的时间,按照子午流注进行分析……现在看到湿毛巾,联想到“湿xìng趋下”,联想到“正气不足”,再联想到“脾肾阳虚”,一切豁然开朗。
温补肾阳是治疗寒湿证的关键
我曾经诊治过这样一位患者,40来岁的女xìng,酒店配菜员。一周以来都觉得自己的两条小腿沉重难受,上午病情还算轻,下午加重,每晚下班回家,上楼梯时双腿如同灌了铅,沉重异常,但是也没见到下肢浮肿,休息一晚后,病情还会减轻。在当地三甲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她做头颅CT,她因嫌费用太贵,放弃检查,寻求中医治疗。就诊时病史及症状同上,舌根白厚,脉象右尺部沉迟而弱,左尺部沉滑。
结合湿毛巾的道理,我给她解释:您早上洗脸后,将湿毛巾挂起来晾着,毛巾上的水就会慢慢向下流,这样毛巾的上半部分就会慢慢变干,下半部分却越来越湿。现在您体内寒湿较重,就好比湿毛巾一样,白天站立的时间较长,体内的寒湿就会向下流,腿部的水湿就会加重,到了下午自然感觉双腿很累。晚上睡觉时,腿与身体相平,水湿自动向身体的其他地方流动,通过一个晚上的回流,早上起床后双腿就不沉重了。
病人高兴地笑了:“听你这么一说,我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那如何治疗?好治疗吗?”
“也好治疗,只需要将您体内向下沉的寒湿向上输送就可以了!以后注意保暖,少接触凉水。”
“水能向上流动吗?”
“你看看这地上的水,太阳照shè后不就化为了水蒸气,向上升成为云彩吗?人体也是这样的,只要肾的火力足了,双腿就不怕冷,下面的寒湿就会化气上升了。”
谈完这些话,我给病人开了处方。
乌附片、炒白术、茯苓、干姜、黑豆、甘草。
肾居人体下部,肾火足了,就能将下肢的寒湿化为水汽,徐徐上升。这里面的乌附片就是附子pào制而成的,附子辛、甘,大热,能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神农本草经》记载:“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它是补肾火的良yào,用上它,人体肾阳就会旺盛,下肢的水湿就会被蒸腾,化为气而上升,就好比将毛巾挂在暖和的地方,虽然还是有水向下流,但会被蒸发成水蒸气,毛巾也就跟着变干。但因为附子有一定的dúxìng,所以需要先煎一到两个小时,去dú后才能使用。
白术、茯苓、干姜是温脾健脾的yào物,因为脾主湿,主运化。脾脏位于人体中部,只有通过脾脏的传输,肾脏将水湿化为气之后,水汽才能向上升,才能到达人体的上部。
用黑豆是因为它能入肾,利湿,直接将体内的湿邪通过小便排泄出来。
患者服用两天后,双腿的沉重感明显消失了,随后我让她再继续服用三天,巩固疗效,平时间断xì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