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衡。同样,上帝已经为我们设计了目标追寻机制。我们天生就能克服艰难环境、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如果没有障碍需要跨越,没有目标需要追求,我们就无法在人生道路上真正找到满足和快乐。说人生没意思的人,其实是说他们没有值得追求的个人目标。

    心灵处方

    我们在本书前面内容中介绍了多种发挥想象作用、提出一个(或多个)新目标或定义更加清楚的目标以供矢志追求,以及将任务jiāo付给你的自动成功机制方式。当今时代是练习这种方式的好时代。如果你要为自己设定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再为未来设定一个方案,那就更好了。搞清你想从某种局面中得到什么。永远在面前放置某种你所期望(所追求或向往)的东西。要向前看,不要向后看。要养成“憧憬未来”的“毛病”而不是“怀念过去”的习惯。憧憬未来能让你始终年轻。当你不再成为目标追寻者、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时,连身体都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这便是有些人退休不久便郁郁而终的原因。如果没有目标可以追求、没有期望值得憧憬,你就不算真正活在人世间。除了纯粹的个人目标之外,你起码还应该有一个可以投身其中的非个人目标或理想。可以对某种帮助他人的事业感兴趣,但你参与的原因不应出于某种贵任感,而是因为你自己愿意。

    理解

    理解取决于良好的沟通和jiāo流。jiāo流对任何制导系统或计算机都至关重要。如果你作为行动依据的信息是错误的,或者不了解此类信息,那么就无法作出适当反应。许多医生认为“混乱”是神经病的基本要素。要想有效解决某个问题,你必须对问题实质有一定了解。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多数失败,都是由于误解所致。

    我们总希望其他人作出的反应和响应、得出的结论,都和我们在特定事实面前或特定环境下得出的结论一般无二。我们应该记得前一章中所说的话:人们会对自己的心像而不是事实的本来面貌作出反应。多数时候,别人作出的反应或采取的立场,其目的并不在于让我们难受,并不是生xìng顽固或怀有恶意,而是由于对同一局面的“理解”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只不过对于自认为是事实的环境作出恰当反应罢了。如果相信别人的错误态度是出于诚实而不是故意而为、恶dú攻击,这种信任便能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左右逢源,也能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彼此理解。问自己,“他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她对这一局面怎样理解?”“他对此有何感受?”试着理解为什么他会按照表现出来的那种方式去行动。

    事实与看法。很多时候,当把主观看法与事实掺合在一起并得出错误结论时,我们便会陷入混乱局面。事实:一位丈夫指关节骨折。看法:妻子得出的结论是,“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觉得那样能让我生气。”事实:丈夫在吃饭之后撮牙花。看法:妻子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他对我还有尊重可言,就应该改进自己的行为。”事实:当你走到两位朋友身前时,他们在窃窃私语。你走过的时候,他们突然停下来,而且看上去窘迫不安。看法:他们肯定在说我的坏话。

    这位妻子如果认识到丈夫惹人讨厌的怪癖并非故意的存心行为,目的并非为惹她生气;如果她不再像自己受到人身侮辱那样反应,那么她就能停止错误想法,认真分析局势,从而选择一种恰当的甚至富有建设xìng的反应。

    愿意面对事实真相。有时候,我们用恐惧、焦虑或渴望来改变摄入的感官信息。但是,要想有效应对环境,就必须愿意承认与环境有关的事实。只有透过迷雾看清环境的真相是什么时,我们才能作出恰当反应。我们一定要认清真相、接受真相,无论它是好是坏。贝特朗·罗素说,希特勒在二战中战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完全认清形势,使报告坏消息的人受罚,于是此后没有人敢对他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