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镶拼嵌入式母模块。

    精密機械事業處 TAA080 放電二課制作 - 2 -

    塑膠模具基礎課程講義

    精密機械事業處 TAA080 放電二課制作 - 3 -

    上图是一种侧壁和底部大面积的母模结构﹐镶拼凹模块可直接嵌入到固定板中﹐或嵌入到模框﹐模框再嵌入到固定板中。

    上图所表示的是底部大面积镶嵌组合式凹模。

    成 型 部 分 设 计

    一、

    分模面的确定

    为了将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等从密闭的模具内取出,以及为了安放嵌件,将模具适当地分成两个或若干个主要部分,这些可以分离的接触表面,通称为分模面。分模面的表示方法:

    1.

    模具分开时,分模面两边的模板都作移动;

    2.

    模具分开时,其中一方模板不动,另一方模板作移动

    A.

    分模面的数目有:单分模面、双分模面、多分模面

    B.

    分模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曲面

    C.

    分模面与开模方向关系有:平行于开模方向、垂直于开模方向、与开模方向成一斜角

    选择分模面考虑原则:

    1.

    塑件质量考虑,

    确保塑件尺寸精度

    A.

    同轴度要求的部份应在公模内成型,若放在公母模内成型,会因合模不准确而难于保证同轴度

    B.

    选择分模面时,应考虑减小由于脱模斜度造成塑件大小端尺寸差异,若模窝设在公模,会因脱模斜度造成塑件大小端尺寸差异太大,当塑件不允许有较大的脱模斜度时,采用这种结构使脱模困难,若塑件外观无严格要求,可将分模选在塑件中部,它可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有利于脱模

    确保塑件表面要求:分模面尽可能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部位

    以及塑件外观的要求

    2.

    注shè机技术规格考虑:

    A.

    锁模力考虑:尽可能减少塑件在分模面上的投影面积。当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接近接近于注shè机的最大注shè面积时,有产生溢料的可能,模具的分模面尺寸在保证不溢料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减少分模面接触面积,以增加分模面的接触压力,防止溢料,并简化分模面的加工

    B.

    模板间距考虑:分模面的确定要保证公母模开模行程最短

    3.

    模具结构考虑

    A.

    尽量简化脱模部件

    a.

    为便于塑件脱模,应使塑件在开模时尽可能留在公模,只要使塑件与公模的结合力大于塑件与母模的结合力即可,尽可能使塑难看 与母模之间有一定的结合力,而不要把塑件与模具的结合力都放在公模

    b.

    当塑件的外形简单,但内形有较多的孔或复杂孔时,塑件成型后必然留在模仁上,此时模窝可设在母模上,开模后可用推板顶出塑件,若模窝设在公模上,使脱模困难

    c.

    当带有金属嵌件时,因为嵌件不会收缩包紧模仁,所以模窝应设在公模,否则开模后塑件留在母模,使脱模困难

    d.

    若塑件的模仁对称分布时,应迫使塑件留在公模上,采用顶管脱模

    e.

    若塑件有侧孔时,应尽可能将模仁设在公模部份,避免母

    模抽芯,否则造成脱模困难

    B.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