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七八个人还常去,一年以后更只剩下我和清华的一个朋友。
(五)“体验中国”夏令营
毕业的时刻一天一天临近,我已经开始在隔三岔五地吃散伙饭了,结果又来了一个事情。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要在暑期举行一个名为“体验中国”的夏令营,有二十多位香港的学生来参加,北大也派出二十多个学生,一对一地全程陪同。主持此事的是香港来的S女士,张锐和她很熟,所以竭力推荐我去参加。看了活动日程表之后,我觉得实在有意思尽管只是在北京一地“体验”,但单单是每天的晚餐安排就煞费苦心,北京各个最著名的食府都有机会一一吃过去。假如我自己掏腰包,在若干年内是肯定没有这种奢侈的权利的。
夏令营开始之后,我们很快和香港来的学生成了好朋友。三周时间里边,我换了两个partner:在DUKE大学念政治学的Z和港大的K。因为彼此专业背景接近,所以我们总有很多共同话题。我有些吃惊地发现,我们对香港政治体制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引起了我此后长期的思考。而这些香港的学生,尽管普通话讲得不好,但也决不同于我们原先的印象,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并不亚于内地学生。我也想,虽然我们不停地批评香港是文化沙漠,是浅薄的商业城市,但最近二三十年来,是谁为华人世界制造了那么多的“流行”呢?在这些流行文化的下面,恐怕还是有某些深厚的积淀。
参加夏令营的大部分北大学生都是经济学的教育背景,这使得我们之间的jiāo流也非常有趣。比如,政治学从来没有所谓“理xìng人”的假设,这一点却是西方经济学的基础。当我们在讨论问题甚至是决定乘车路线的时候,往往都会激烈地争论。这期间我还有幸聆听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的演讲,也得到了和林毅夫教授、海闻教授等国内主流经济学家接触的机会。他们有很多很精彩的思想,但同时也刺激我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事实,从我的角度来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和评价?或者是同一段历史,我们看到的却是不同的侧面?我因此决心读一些经济学的书,想弄清楚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其实,无论哪一个专业的大学生,都有必要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知识。经济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地位正如日中天,而其他学科纷纷借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实现本学科的“科学化”,这很有点像后进国家的知识分子学习英文的劲头。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学的语言也成了精英们的“普通话”。尽管我认为坚守本学科的传统和特色是必不可少的,但经济学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严密的思维逻辑也应该是共通的,尤其对于那些希望在学术上发展的同学。
夏令营还有一个竞赛项目。我们所有人被分为几个小组,大家在各个名胜地游览的时候,要认真阅读当地设置的英文导游说明牌,如果其中有文法错误就拍下照片来,并尽可能地改得地道一点,最后看哪一组找到的错误最多改得最巧妙。结果我们仅在故宫、颐和园还有天坛三个地方就发现了一百多处错误,实在让人汗颜。最后我们把“成果”做成册送到了有关部门,希望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再不会因为蹩脚的英文而闹出笑话。
夏令营结束的时候,我的大学教育也正式画上了句号。其实,这个夏令营就好像是我全部四年生活的一个缩影。简单地说,它们的意义都在于:我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之中,与各种背景各种xìng格的人物jiāo流、竞争、冲突、合作,从中我获得大量从前未知的信息,并逐渐适应这个环境,最终影响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
张锐VS任羽中:且行且珍惜
张:你对经济学的看法我完全同意,我觉得,学习经济学绝对是一种最好的头脑训练。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