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霓裳之乐;奏到第三叠第一拍,一齐都住着不动,细看那些乐工,吹的弹的敲的击的,其手腕指尖起落处,与画图中所画者,一般无二。众人无不叹服。天宝末年,官为给事中。
当禄山反叛,上皇西幸之时,仓猝间不及随驾,为贼所获。乃服yào取痢佯为病疾,不受伪命。禄山素重其才名,不加杀害,遣人伴送至雒阳。拘于普施寺中养病。王维xìng本极好佛,既被拘寺中,椎日以禅诵为事,或时闲坐,想起昔年上皇梦中,见钟馗挖食鬼眼,今禄山丧其二目,正应此兆。如此看来,鬼魅不久即扑灭矣,独恨我身为朝臣,不及扈从车驾,反被拘困于此,不知何时再得瞻天仰圣。正在悲思,忽闻人言雷海青殉节于凝碧池,因细询缘由,备悉其事,十分伤感,望空而哭。又想那梨园教坊,所习的乐章中,多是我的著作,谁知今日却奏与贼人听,岂不大辱我文字。又想那雷海青虽屈身乐部,其平日原与众不同,是个有忠肝义胆的人,莫说那贼人的骄态狂言,他耳闻目见,自然气愤不过。只那凝碧池在宫禁之中,本是我大唐天子游幸的所在,今却被贼人在彼宴会,便是极伤心惨目的事了。想到其间,遂取过纸笔来,题诗一首云: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官里,凝碧池
头奏管弦。
王维这首诗,只自写悲感之意,也不曾赞到雷海青,也不曾把来与人看。不想那些乐工子弟,被禄山带至东京,他们都是久仰王维大名的,今闻其被拘在普施寺,便常常到寺中来问侯。因有得见此诗者,你传我诵,直传到那肃宗行在。肃宗闻知,动容感叹,因便时时将此诗吟讽。只因诗中有凝碧池三字,便使雷海青殉节之事愈著。到得贼平之后,肃宗入西京褒赠死节诸臣,雷海青亦在褒赠之中。那些降贼与陷于贼中官员,分别定罪。王维虽未曾降贼,却也是陷于贼中,该有罪名的了。其弟王绪,时为刑部侍郎,上表请削己之官,以赎兄之罪。肃宗因记得凝碧池这首诗,嘉其有不忘君之意,特旨赦其罪,仍以原官起用。这是后话。正是:
他人能殉节,因诗而益显。己身将获罪,因诗而得免。
且说禄山自目盲之后,愈加暴戾,虐待其下,人人自危。且心志狂惑,举动舛错,于是众心离散,亲近之人,皆为仇敌矣。所谓:
恶贯已将满,天先褫其魄。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正文 第94回 安禄山屠肠殒命 南霁云啮指乞师
词曰:
逆贼负却君恩重,受报亲生逆种。家贼一时发动,老命无端
送。渠魁虽珍兵还弄,强帅有兵不用。烈士泪如泉涌,断指何
知痛?
调寄“胡捣练”
君之尊犹天也,犹父也。而逆天背父,罪不容于死。然使其被戮于王师,伏诛于国法,犹不足为异。唯是逆贼之报,即报之以逆子。臣方背其君,子旋弑其父,既足使人快心,又足使人寒心。天之报恶人,可谓巧于假手矣。乃若身虽未尝为背道之事,然手握重兵,专制一方,却全不以国家土地之存亡为念,只是心怀私虑,防人暗算,忌人成功,坐视孤城危在旦夕。忠臣义士,枵腹而守,奋身而战,力尽神疲,疼心泣血,哀号请救,不啻包胥秦庭之哭,而竟拥兵不发,漠然不关休戚于其心,以致城池失陷,军将丧亡,百姓罹灾,忠良殒命,此其人与乱臣贼子何异,言之可为发指!且说安禄山自两目既盲之后,xìng情愈加暴厉,左右供役之人,稍不如意,即痛加鞭挞,或时竟就杀死。他有个贴身伏侍的内监,叫做李猪儿,日夕不离左右,却偏是他日夕要受些鞭挞。更可笑者,那严庄是他极亲信的大臣了,却也常一言不合,便不免于鞭挞。因此内外诸人,都怀怨恨。禄山深居宫禁,文武官将稀得见其面。向已立安庆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