ê猓,珩的两端各悬着一枚半圆形的玉叫璜,中间缀有两片玉,叫做琚和瑀(yǔ),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叫做冲牙。走起路来冲牙和两璜相触,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说:"杂佩以赠之",据旧注,"杂佩"就是这套佩玉。此外,古书上还常常谈到佩环、佩玦(玦jué是有缺口的佩环)。fù女也有环佩。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诗经·桧风·羔裘》说:"羔裘如膏,日出有曜",《诗经·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可见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否则不容易看见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做裼(xí)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裼衣和裘,颜色要相配,所以《论语·乡党》说:"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平常家居,裘上不加裼衣。庶人穿犬羊之裘,也不加裼衣。
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緼)(注:现在单袍也叫袍,上古没有这种说法。一说袍里面铺的新绵和旧絮。)。一般说来,穷到穿不起裘的人才穿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与?"可见穿袍穿裘有贫富的差别。汉以后有绛纱袍、皂纱袍,袍成了朝服了。
衮,这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棉(注:依《广韵》,精的叫绵,精的叫絮。其实上古一般都叫絮。)。因此,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也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这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被称为"褐夫"。《孟子·滕文公上》说,许行之徒"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注:见本书第一册300页。),这是说过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扬雄《解嘲》说:"或释褐而傅"(注:见本书第四册1244页。),这是说脱掉粗劣的衣服做大官去了。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也沿称"释褐"。
上古时代,男女服装的差别似乎不很大。直到中古,男女服装也还不是严格分开的。试举"襦""裙"为例(注:襦,短袄(依段玉裁说)。)。乐府诗《陌上桑》:"缃绮为上裙(裙),紫绮为上襦",这里"襦"和"裙"是fù女的服装。但是《庄子·外物》:"未解裙襦",并非专指fù女。《南史·张讥传》载梁武帝以裙襦赐给张讥,可见男人也是穿着裙襦的。只有袿(guī)被解释为fù女的上衣(注:见《释名·释衣服》。今天的褂字大约是絓字的音变。)。这大概是可信的。宋玉《神女赋》:"被袿裳",曹植《洛神赋》:"扬轻袿之绮靡",可以为证。唐宋以后,fù女着裙之风大盛,男以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上古有裳无裤。上古文献中有个绔字,又写作袴,按字音说,也就是后代的裤字。但是上古所说的裤(绔),并不等于今天所谓裤。《说文》:"绔,胫衣也。"可见当时所说的袴,很像今天的套裤(注:依段玉裁说。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二《胡服考》认为"袴与今时裤制无异"。),所不同者,它不是套在裤子外面的。袴的作用是御寒。《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冯援(冯谖)经冬无袴,面有饥色",又引《高士传》:"孙略冬日见贫士,脱袴遗之"都可为证。
有裆的裤子叫褌(kūn),又写作 。《释名·释衣服》说:"褌,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此外有一种褌,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褌(注:钱大听《十驾齐养新录》卷四"犊鼻褌"条说, 无裆者谓之 ,突犊声相近,重言为犊鼻,单言为突,后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