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说完,听者或读者必然等待下文--"则为之计深远"。其余两个例子,也可以作同样的分析。
在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里,最容易见到这种"之"字。例如: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战国策·赵策)
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论语·八佾)
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可以说这是上古汉语表示时间修饰经常用的一种句法。《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既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又说"之时",倒反而少见。
第二,这种"之"字又常常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先看做是主语的主谓结构之间用"之"字的例子: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佐传僖公四年)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下)
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礼记·檀弓下)
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有时候,不是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而是在主语和"於"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做句子的主语。例如:
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之於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ròu。(孟子·梁惠王上)
再看做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用"之"字的例子: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
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庄子·胠箧)
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战国策·燕策)
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上面所讨论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字的句法,其主语都是名词。假如这个名词已经在上文出现,就常常用一个"其"字来代替它,因为"其"字所代替的正是名词加介词"之"字。例如: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庄子·列御寇)
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阳货矙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孟子·滕文公下) ("矙"kàn,视,瞧。)第一个例子里的"其往也",等於说"曹商之往也";第二个例子里的"其入也",等於说"师之入也";第三个例子里的"其亡也",等於说"阳货之亡也"。再举两个例子: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
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其""唯"三个字。 (1)夫
"夫"(fú)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
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