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事情有些父母也逐渐开始认识,但是在对待子女上,他们则常常喜欢用一个陈腐的尺度。那就是这只是父母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有或不应有。

    人们对有兴趣的事情往往容易全身心投入,最易见成绩;反之,则难得成就。人最可悲的是一生对什么都没有特殊兴趣和爱好,孩子最不幸的是父母凭主观意志扼杀其兴趣和爱好。

    然而,生活中总有许多的父母无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强行剥夺孩子的兴趣,其结果必然会束缚孩子的发展。下面的这个案例或许正好说明这一点。

    王明是一个喜欢足球的男孩,在上小学时就迷上了足球,初中以后,他还参加了校园足球队,可王明的爸爸硬是不让他去活动,说是怕影响学习,怕考不上高中,怕……一天,王明决心要说服爸爸,他希望走自己的路。于是王明找出各种理由进行辩解。

    “不行,不许去!”爸爸不软不硬的声音传来,王明立即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倒在椅子上。拿起书本,他真想大声叫喊:“什么柳宗元、陶渊明,什么电流、电阻我都不要!我要踢球!哼!不让我去,我在家里也一样踢。”于是王明在家的门厅里踢起足球来。

    这一招果然灵验,妈妈急匆匆地赶来:“哎呀,你这个孩子,你就不想想,爸爸不是为你好吗?你不好好学习怎么考高中,考不上高中怎么考大学。不上大学……不上大学哪有好工作……” 王明大声地说着:“妈妈你怎么就只知道让我考大学,不知道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再说,我的学习也不错啊。一星期一次就三个小时,我也应该轻松一会儿啊。”可他爸爸却在一旁说:“一星期三个小时,一个学期下来就是多少小时啊!”

    王明终于无可奈何了,泪水充满了眼眶,委屈地说:“爸妈你们从来都不理解我。初中以来,我就没有出去看过电影、逛过公园,唯一的爱好——足球也不让踢了,我的近视就是这么一天一天地学出来的。”

    看着满桌子的参考书,王明的泪水再也止不住了,摘下眼镜,狠狠地扔在床上。爸妈这时似乎被他的话打动了,不再说什么。王明趁机讲下去:“就算我去考大学,人家也要多方面的人才,谁要我们这些戴着深度近视眼镜、榆木脑袋的‘书呆子’呀!再说,也只有加强身体锻炼,才能适应充满竞争的快节奏学习和生活。”爸爸放下手中的活,终于开口了:“好吧!以后每星期六可以去踢球,但不能超过3小时。”

    这一天王明等了多久啊!他心里想:对于父母以前那些善良的管制,我应当感谢而不能接受,因为,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成功地道路不止一条。我的道路需要自己去走,这样我才能自豪地说:我是幸福的,我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可见,孩子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父母培养孩子首先要发现孩子的特长与爱好,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一个学习的机器,而应当使他得到全面的发展。

    有的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但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尊重孩子的兴趣。那么,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做看。

    承认孩子有爱好的权利

    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做父母的就是要承认每个人可以有个人的喜爱和兴趣。作为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爱好和兴趣的权利,自己不应该随便干涉。

    尊重孩子的喜爱和兴趣

    在今天多彩多姿的生活里,人的个xìng和兴趣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在服饰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自由,更是五彩缤纷。发型、服装只要不是极为怪异,音乐不是下流低级,就应该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当然在承认与尊重的前提下,父母还是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培养孩子高尚的趣味和情cāo。

    第14招 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2)

    不要随便干涉孩子的爱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