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们去同学家串门。

    每次我们全家外出旅游或回国探亲,女儿都会精心为“大大”和小灰找寄养家庭。最理想的、最放心可以托付的人,当然是艾达。但有时赶上艾达也在相同的时间外出,女儿就不得不把它们托给其他同学。有时有好几个同学都愿意帮忙。女儿还要认真地进行分析,看看谁是最负责任的一个。光负责任还不行,女儿还要考虑到同学的家庭环境,比如住房不能太小,家里不能有小孩子。女儿怕小孩子不懂事,会虐待“大大”和小灰,或不知深浅地握着它们,把它们掐死。

    每次送“大大”和小灰到同学家寄养的时候,女儿都会为它们准备充足的食物和做被褥用的刨花,还会给同学亲自演示如何喂食、喂水、换被褥,并嘱咐同学不要给它们吃炒熟了的咸瓜子等等。

    每次看到女儿这么细心地安排和照顾小鼠,我都感觉让她养鼠是对的。因为养鼠不仅培养了她的责任心,而且还提高了她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后来我还发现,女儿用“大大”做素材,创作了不少诗画。她在诗歌中想象“大大”如何梦见它的女儿们,如何在梦中再次与艾琳娜相会,十分感人。她还给诗歌配上图画,“大大”憨厚的形态跃然纸上,这些作品成了女儿童年的纪念品。

    就这样,“大大”伴随着女儿度过了她人生中无比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大大”去世时,女儿已经上高中二年级了。她把“大大”放进了一个玻璃瓶,封上口,在瓶中写上“大大”的名字和长寿记录,希望它能够在天国和艾琳娜相会。当时我在国外出差,女儿在她爸爸的帮助下,把“大大”埋葬在她上学时每天都要经过的森林小径旁的一棵大松树下。平时只要我和她一起穿过这条小路,女儿就会说:“妈妈,‘大大’就葬在这里。我好像感觉‘大大’还活着。”

    是的,“大大”不仅活在了女儿的心里,而且也在我和我先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大大”死后不久,我和我先生在香港购物时,看到一家书店的橱窗里摆着一个做得很像“大大”的蒙古鼠。当时我们俩人异口同声地喊出:“大大!”还走进书店要求店员把“大大”卖给我们。人家告诉我们,那只鼠是他们书店的陈列品,他们只卖书,不卖鼠。让我们到玩具店去买。我们一连逛了好几家玩具店,都没有找到“大大”。最后还是回到那家书店,费了好多口舌,用出高价的方式把“大大”买到了手。

    从香港回到温哥华后,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像献宝一样,把这只永远也不会死的“大大”送给女儿。女儿一看标签,就知道是日本的名牌产品,但一看发票,吓了一大跳,高喊起来:“怎么这么贵呀?”可是我们却说:“你不用管贵不贵,只需告诉我们它像不像‘大大’?”女儿说:“像。”我们说:“像,就值得。”

    看!我们现在对宠物的态度,与当初认为玩物丧志相比,是不是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通过照顾“大大”,女儿确实变得懂事了许多,我们为此感到欣慰。女儿不仅知道关心“大大”,而且也开始懂得心疼父母。她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身体。如果看到我或她爸爸在沙发上睡着了,她会轻轻地为我们盖上毛毯。下雨时,她会在我们出门时,把雨伞塞到我们手里。冬天我们出去散步,她会提醒我们戴上帽子。我们不得不承认,是“大大”使女儿懂得如何关爱别人、体贴别人、照顾别人。为此,我们感谢“大大”,希望“大大”永远活在女儿快乐的童年回忆中。

    小动物带来创作灵xìng

    除了“大大”,女儿还有一个特别关爱的小动物,它的名字叫“小胖儿”。小胖儿是一只经常到我们家的院子里偷吃蓝莓的野生小松鼠。它是纯黑色的,和其他松鼠相比,它要胖很多,所以女儿管它叫“小胖儿”。

    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