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将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建成下水。在其后三年时间里,航行6万多海里,并从冰层下穿越北极,而消耗的核燃料却只有几公斤。核潜艇以其常规潜艇无法比拟的隐蔽xìng好,机动xìng强,航行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续航能力大等优势,震动了世界。有些军事专家评论说:“核潜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军军事技术上空前的大变革。”此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不惜斥巨资,重点研制发展核潜艇。英国、法国、前苏联等西方大国都相继研制成功了自己的核潜艇。 面对当时的世界局势和海军发展的最新动态,中国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高瞻远瞩,认为:核潜艇将成为未来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潜艇,才能以威慑对付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国际形势下,作为中国最高机密的09工程在1958年6月27日获批,中国最高层批准了国防工业委员会“关于研制导弹原子潜艇”的绝密报告。在聂荣臻元帅的主持下,中国开始了研制核潜艇的艰难历程。当时,研制核潜艇同研制原子弹一样,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意味深长的是中国有关部门以“09”作为这项工程的代号。“09”当时是中国大陆城市火警的报警电话号码。也就是说,中国研制核潜艇已是十万火急,刻不容缓。当时一无图纸,二无资料,更没有外国专家指点迷津,其难度可想而知。说起来,谁也不会相信,可供研制人员参考的只有两张模糊不清、从外国报纸上翻拍的外国核潜艇照片,一件从西方玩具店里买来的核潜艇模型。
就是在这种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全国20多个省市的2000多个科研单位、工厂,群策群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1970年12月26日,中国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建造完毕下水。核潜艇技术工艺复杂,涉及航海、导弹、计算机、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一艘核潜艇就是一座浮动的海上科学城堡。一般核潜艇的发电量可以满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倘若把核潜艇内的管路、电缆连接起来可以环绕地球一周仍有富余。在核潜艇的"五脏六腑"内,安装有各类设备数千台,各种仪器和仪表、指示灯和大大小小阀门成千上万,五花八门的零部件数以万计,而所有这些,全都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堪称是一个奇迹。其后,在经历了将近四年时间,数以万次的严格试验之后,这艘核潜艇正式服役,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战斗序列,它被命名为“长征一号”。
然后让杨航更为诧异的就是吴昊阳口中所说的09工程,在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后成立了中国09军事工程研究所,专司负责研制和改良核潜艇技术,而这个09工程研究所目前就在梁思成的掌控之下,这也是梁思成为什么能够任意调用核潜艇的原因,当然至于梁思成背后所拥有的中国强大军事武器制造背景则是萧天返回上海之后才知道的。
吴昊阳反复向杨航jiāo待这些都是国家最高机密,杨航不厌其烦的反复保证了吴昊阳才放过他,否则吴昊阳绝对可以让杨航用他的身家xìng命保证不泄露出去。
尽管杨航知道吴昊阳的自信是来自哪里,但是仍然认真的说道:“还是小心一点好,毕竟现在我们是在人家的领海。”
“那倒是,我没时间陪他们玩。命令潜艇全速前进!”吴昊阳大声命令道。
“是,速度25节,全速前进!”
随着吴昊阳命令的下达潜艇加足马力,飞快的驶离这支小型舰艇编队,也离开了印尼领海朝台湾飞快驶去。
在数个小时后吴昊阳指挥的核潜艇缓慢接近台湾南部海域,整个潜艇在深海中行进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吴昊阳也前所未有的紧张起来。作为世界军事研究员的吴昊阳很清楚台湾海军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