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到了李半夏的异样。

    “昂着头。不酸吗?大舌头~”

    “弟,你怎么又叫娘大舌头啦。”甜甜帮他修正,都和弟说过多少次了,不能再叫娘大舌头了。当然,孩子们每说一次,马氏就会指正一次。偶尔还会说他们两句,久而久之,这三个小鬼总算慢慢地改过来了。

    当然,不包括刘当归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来膈应一下李半夏,这是属于刘当归独特的趣味。

    刘灵芝朝她吐舌头。“习惯了嘛。”

    “娘,你在想什么?”小雷仰着脑袋问。

    刘东山却没吱声,看着李半夏这样子,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李半夏回过神,冲他们摇摇头,“没事,就是阳光太好了,晒得娘头都有些晕了。”

    说着。李半夏走到yīn凉的地方,几个孩子也跟着围了上来,那种乖乖的模样让李半夏一阵心暖。

    再简单不过的一个动作。平时也经常做的,此时看起来,却别样的温馨。如果可以,能和孩子们这样呆一辈子该有多好。

    刘当归站在一边,看着李半夏,脸上也露出了狐疑的神色。他向来是个聪明的孩子。也较其他的孩子敏感。有时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他却瞧个明白。因为不爱说话。许多事都放在心里罢了。

    当归过了年,就得到江州去上学。之前家里有事。这孩子说啥都不肯去。好在鸿轩书院的院长是个很通情理的人,鉴于这学期余下的时间不多,当归年龄还小,在书院表现也不错,明年重新上就可以了。而当归要是通过了鸿轩书院的考试,就不用重修。

    当归现在有时间就在家里看书,为的就是明年的考试准备。这孩子是不愿再花一年的时间学习基础的,这些东西于他而言的确没什么难度,想及早接触深一点的知识。

    在刘当归心里,家里有个老师,比书院夫子说的知识还要有趣好懂。这人当然是李半夏,李半夏虽然不精通古文,在这呆了两三年,结合前世学的东西,倒也没什么难度。

    只是刘当归明白,家人望他成材,鸿轩书院读书的机会是爹娘好不容易为他争取到的。那里的夫子们各个都很有学问,跟着他们身后认真学习,是他目前最重要也是唯一需要做的事。

    少小离家,总有诸多的不舍和失落。刘当归再独立,也终归是个孩子。虽然外表冷静,心xìng也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

    在鸿轩书院的时候,他也会想到家里,想到爷爷nǎinǎi、想到他爹爹,想到他姐姐弟弟,当然,也会想到大舌头李半夏。

    李半夏离开江州的时候,曾为他做过周密的安排。刘当归每日住在寸心yào铺,望春很照顾他,为他张罗一切。上官舞融这位娘亲的至jiāo好友时不时地又来看望他,倒也不至于缺什么。

    然而,无论物质条件有多好,刘当归从来都不是一个乱花钱的孩子,也不是个让别人cāo心的孩子。相反,这孩子实在太过懂事,也太过安静。每天从书院回来,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

    望春就看不惯这孩子老是在房里闷着,想着法的将孩子拖出来,帮帮大家的忙,主要是和大家聊聊天,问问他在书院里的事。

    刘当归虽然安静,却很懂礼貌。人家问他的话,总会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回答。只是内容简洁之程度,令人汗颜。再健谈的人,到了这孩子这儿,也只有大眼瞪小眼、直至干瞪眼的份儿。

    yào铺的生意很好,望春也很忙,没有多少时间陪这孩子说话。当yào铺关上门,望春忙了一天,也累了。但她始终没忘记东家jiāo给她照顾的孩子,李半夏对她有知遇之恩,她们的关系又情同姐妹,加上当归这孩子冷是冷了点儿,终归是个可爱的孩子。对刘当归,自然是疼得紧。

    每天睡觉前,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