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柴"负责押尾,走在最后。

    苍凉戈壁。

    走出节奏的我,穿过稀疏胡杨林、红柳滩,带着万科队,快速追赶。

    看到最前面的一支队伍,目测距离相差2公里左右。

    "哎,怎么前面队伍的方向偏东了?"

    根据GPSD的指向判断,最前面的队伍方向不对,我们只要快赶,就能超过他们走在前面。

    万科队按照GPSD的定向快速赶路。

    过一会儿,猎人队发现方向错误,待调整路线过来,已经被万科队走在了前头。

    一丛丛茂盛的红柳,前面就是疏勒河。

    疏勒河,河西走廊第二大河。

    在中国版图上,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奔向大海。但眼前的疏勒河却反其道而行之,与众不同向西流淌。这条另类的大河流淌出了一段辉煌如歌的历史。

    第一部分 第12节:第二章:放下与坚持(9)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在昌马峡谷中奔涌而出,随即掉头向西,穿越安西县到达敦煌,在敦煌西北与党河末尾汇合,渡过玉门关继续向西,流入新疆境内的罗布泊。大河流域总体地势东高西低,昌马峡谷海拔2000多米,而敦煌西北部和罗布泊的最低海拔只有800多米,这就是大河西流的原因。

    古代没有先进的jiāo通系统,东来西去,在人迹罕至的大漠一定要傍着河水走。出了玉门关,丝绸之路无疑是顺着疏勒河古道西行。疏勒河古道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如果没有河,那就是死路一条吧。

    疏勒河沿岸有大小十几块绿洲。从西汉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移民屯垦,不断输入新鲜血液,让它始终与内地保持着血ròu联系。如今,这一带的饮食习惯、方言土语、民风民俗基本上与口内地区无异。在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疏勒河流域几度繁荣,几度凋敝,几番改道,几次断流。它的每一次改道和断流都让繁华的都市变成废墟,让大片的绿洲变成荒漠,让文明的链条骤然断裂,留下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

    两岸红柳、芦苇dàng。

    湍急的水流,河水混浊。

    一台胶轮拖拉机拖拽着一个拖斗从岸边chā进河心,,一根二十几米长的树干搭接在车斗上,跨到河对岸,形成了一座简易便桥。

    准备过河时,接到通知:原地待命,等待飞机航拍各支队伍过疏勒河的场面。

    距营地还有5公里路程。

    等待。

    半个小时过去了,没有飞机踪影,又过了半个小时,仍没有动静。

    各支队伍纷纷开拔。

    茂盛的红柳丛。

    夕阳如火,晚霞红彤彤。

    天空传来隆隆马达声。距营地约500~600米。

    营地晃动着灯光,齐鸣的车笛声、欢呼声,腾起烟尘……

    陆风车队同徒步戈壁队伍会师。

    明月升空,戈壁燃起柴火。

    会师队伍的篝火晚会。

    莫贺延碛生死路

    10月19日,天晴,有霾。

    按照赛程规定,每支队伍选出6名选手参加最后一天的决赛。

    沿着唐古道前行。

    这段路东起塔尔寺,正是玄奘西行路上最孤独、最艰难的一段。

    从瓜州走向伊吾,这段八百里的莫贺延碛路,平沙浩渺,黄浪滚滚,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地无水草。

    潜出玉门,那个帮过玄奘的石陀因惧怕而逃。漫漫前程路,孤身一人,无人相助。面对"人马俱绝,夜则妖魅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玄奘暗下决心:"宁可西进而死,决不东归而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