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方态度软和好说话,既然主演都甘愿自降片酬了,那他那边的工作肯定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了。

    莱昂纳多有了新的工作,文森特的《127小时》也开始提上了上映日程。比起艰难到绝对不想再回味第二遍的拍摄,后期剪辑工作相对之下就轻松太多。丹尼-鲍尔的手法从他之前的作品里就可见一斑,毕竟是数次提名奥奖最佳导演的水准。

    在这部电影之后,文森特依然没有打算快速进入新剧组的计划。《127小时》是极限之作,也是他的自我挑战的证明。或许等到下一个充满刺激和新鲜的剧本出现之前,他都会保持沉寂状态。

    在这个物yù横流浮躁至极的圈子里,已经是人生二回目的文森特觉得更加重要的不是自己能够作出多么举世不凡的成绩,就单凭他现在的成就已经是无数人都难以企及的了。对文森特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守住自己的本心。

    就算他和好莱坞圈子里的那些劳模演员们同一个作风,外界和学院指不定会用反向眼光看待自己,他们或许会换上这样的说辞:极具个xìng的天才型演员文森特如今也随大流开始量产了。

    上个次元为了在竞争激烈到极致的霓虹娱乐圈站稳脚跟,文森特付出的时间和努力对比他的最后一路闯到国际的收获,绝对称得上一句天道酬勤。

    二回目的好莱坞比起局势受限的霓虹,挑战和机会是并列增加的。已经感受过顶端风景的文森特将心态放下来,这些年的路反而走得通顺一些。

    过犹不及的道理不是不懂,只是有的人被名利冲昏了头,成为名声利益把持的奴隶,太过在意自己的地位和名誉,并且害怕被赶超。

    前世文森特遇到的这种例子多不胜数,圈子里有的人昙花一现,有的人一场惊艳大梦横空出世却选择在最灿烂的时候急流勇退,有的人庸庸碌碌不高不低地走完自己的演绎生涯,也有的人明明可以冠着艺术家的称号安享晚年却因为判断力失衡晚节不保。

    如果说文森特仗着自己人生二回目不害怕这种事情,那绝对是假的。

    他虽然不会做出那样让自己的人生失控的事情,但是更害怕的这样大好的局面因为自己的贪心和冒险不复存在。

    与其像其他演员那样广撒网,文森特觉得慢工出细活这种模式更加适合自己。开始他只是打算用“拖字诀”来摆明自己的态度,弗兰克怎么劝怎么求都不管用,到现在变成整个舆论来适应自己的工作节奏。

    莱昂纳多一向是对自己百依百顺,生活上如此,事业上也是如此。再说对方觉得爱人比自己聪明,那么做的决定也肯定是比自己明智的。

    文森特个xìng如此,莱昂纳多这几年和他黏在一起,身上多多少少也沾染了一些爱人身上的行事风格,别的不说,怼自己的经纪人越发来劲这一项功夫就学到家了。

    他现在不缺钱、不缺名声、不缺人爱不缺爱人的,除了小金人和那些公益行动能够稍稍激起斗志。但是如果是自己忙电影拍摄忙到昏天暗地,看到文森特却悠闲自得上着课跑跑脸书,这就很让莱昂纳多不爽了。

    时间到了初冬之后就过得格外快,《127小时》上映宣传几乎是零成本——只是在官网宣布了上映日程,其他平台半个广告也没打。通稿没买没布置,网媒造势也没做,院线那边联系好了之后,几乎是什么废话也没说,就直接上映了。

    首映式举行当天,媒体都是懵逼了:什么?文森特什么时候拍了电影我为什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什么?丹尼-鲍尔居然和文森特合作了?他们俩去年还争得你死我活?!

    不止媒体是懵逼的,普普通通想去看个电影的吃瓜群众们看到排片屏幕的时候也吓了一跳:什么时候的事情?文森特和丹尼-鲍尔是去荒无人烟深山老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