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yào学》中的用yào剂量让我十分困惑,大部分yào材用量是八九不离十,即八克、九克、十克左右,dúxìngyào物剂量更小,矿物类yào物剂量稍大。

    想起太爷治疗嗝逆用柿蒂是一大把,估计至少有四五十克;治疗咳嗽用枇杷叶也是一把,至少也是30克;治疗风湿,外用yào熏洗,一次就是一小捆,那可是几斤……

    再看看教材上的用量,是太爷用量过大?还是教材上用量保守?

    我带着疑问在图书馆翻阅书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

    作者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人,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读经书,习举子业,两次乡试未中,遵父命改学医学,上自《黄帝内经》、《伤寒论》,下至历代各家之说,无不披览,反对崇古泥古,固步自封,并崇尚实验。他对yàoxìng的认识可谓入木三分,既没有象古人那样将yàoxìng说的玄乎,也没有象现代教材那样过于保守,结合临床案例论yàoxìng,让人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掌握。

    生石膏、大黄、ròu桂一些普普通通的yào材,在作者的手中显示出各自神奇的疗效……

    黄芪配知母,取象如“云升雨降”之天地造化……

    这是除太爷外我接触的第一位将yàoxìng与天地平齐的医家,我一口气将yàoxìng部分读完,一种感慨油然而生,这才是”中医临床实战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也没有故弄玄术,有的是对天地、对五脏、对yào物的精辟论著……

    中册提到“吸升呼降”之调气法,我试了几次后,感觉大脑清醒了很多。由于初中时学校宿舍潮湿厉害,我也患了风湿。按照张锡纯的调气法进行调气,不到五分钟,双侧膝关节向外直透凉气,疼痛减轻,走起路来轻松了不少。

    想起太爷临终时说过的话,“若能用自身之热散自身之寒……引导人体气机进行寒热对流,至稳至妥,邪去而正安….”我不禁对张锡纯更加充满敬意。

    “医者要静心静坐,参悟医学道理。”这是张锡纯的学术思想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静心静坐参悟医学道理,我开始练习太极拳,在刚柔相济、yīn阳转换中,让自己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感受空气从指间慢慢流淌,感受气机在体内慢慢运行。

    也许古人生活在相对宁静的环境中,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能感受到气在人体经络中的运行。而对于一个学医的我,为什么就不能静心体会到古人对人体经络的感受呢?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我的气感明显增强,手指的敏感度也在增加。清晨练完功,可以体会到手上皮肤在呼吸。人体内一定存在类似如地磁场的东西!他们是什么?我高中时的疑问又回到我的脑海中!

    在图书馆,我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看到生物场的研究……

    除了人,植物也存在生物场,它是通过一定生物电和生物磁,形成的场。书上还描述到在人体周围存在一种淡淡的光晕,随着生物场的增强而增强,当人体生病时光晕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取象于天地,类比于人身。”看到描写人体周围的光晕,我想到了地球,地球表面被一层大气包裹,从太空看地球,不也是有一层光晕吗?我不由得感叹古人的“天人相应”是多么的神奇。

    有一次无意中,我将薄荷叶放在口中,一种清凉的感觉立即顺着足厥yīn肝经传向脚部。我大吃一惊!这种感觉以前从未有过。于是我尝黄连,能明显感到一部分顺着手少yīn心经运行……

    虽然当时还未学《针灸学》,但我在图书馆早就将十二经脉的走行记住了。我想,也许我通过练习太极拳,练习调气法,体内的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