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二十七八,不足三十。马鞍鞒得胜勾上挂着一杆三股烈焰托天叉。叉头有小簸箕大小,叉柄有鹅卵粗细,乃娃娃铁加青钢打造,坚硬无比。这人看着眼前的场面,自己的军卒被杀,似乎无动于衷。直到军卒逃尽,杨令公歇下手来时,他才微微笑道:“不愧是威震天下的金刀杨无敌。只是……哈哈哈,像您这样的盖世豪杰,竟然斩杀无名军卒,有些失身份呀!”
“你,你是谁?”杨令公看得明白,根据这人的服饰,他准是辽国兵马大元帅。
“实不相瞒,在下祖籍河北恒安府,五辈老祖北迁辽国。先父韩贵,官拜辽国大将军,在下韩昌韩延寿,人送外号飞叉太保。”
“你就是辽国元帅?”
“正是某家。”韩昌不摘兵器,反而抱腕禀手,“杨令公,您的大名,辽国家喻户晓,我家皇帝、皇后也久慕您是位英雄。依在下之见,您在宋国不受重用,年近花甲,才封个令公,您若能投辽国,我家皇帝说了,立刻封王,不知您老人家意下如何?”
“韩元帅,辽国jiāo兵,各为其主。你是汉人,我不劝你投降,你也别来劝我。快快摘下兵器,大战三百合。”
“如此说来,韩某不恭了!”辽国元帅摘下钢叉,跃马向前。
第020回 双龙宴玩火笑番主 两狼山碰碑哭令公
什么叫硬仗?雁门关前,韩元帅大战杨令公,这才叫真正的硬仗!
不信你看——
黑漫漫征云遮白日,闹嚷嚷杀气冲云天。烈焰叉快似闪电,大金刀一片冰寒。令公虽老,盼望着名垂青史;韩昌确勇,惦记着大宋江山。这真是:二虎相争心头颤,不见胜负不收兵!
前文书说过,杨令公的刀法占一个快字,数十年来,身经百战,全靠这个快字取胜。而韩昌的钢叉也占一个快字,且比令公更快。快在哪里?一,岁数年轻.反应快;二.身强体壮,动作快,三,胯下混红宝马刚刚七岁口,比令公那匹老马赤炭跳跃快。有了这“三快”,就掌握主动权。你看他钢叉一抖,直奔杨令公面门。杨令公心如明镜:自己老了,不能和年轻人碰力气,全得靠巧取胜。为此,总在闪展腾挪。尽量避免兵器相击。可是这招来得太快,想躲也躲不开,万般无奈,只得用金刀往外一拨。拨开钢叉,立刻觉得双膊酸疼,虎口麻木。令公心想:这个韩昌好勇,最低也有千斤力。糟了,令公一走神,用现代计时,也就是零点零一秒,这刹那之间,韩昌已经搬回叉头,探出叉柄,在叉柄的尾端,有个香瓜大小的铁疙瘩。取名“叉把锤”。这锤头急似流星,快如闪电,直奔杨令公顶梁砸下。再躲,躲不开,再拨,拨不去,杨令公一闭眼.完啦!根据人家的速度和力气,自己的头盔肯定被击碎,头盔碎了,头骷岂能保得住?唉,万万没有想到,一生征杀,今日命丧雁门关!
再说辽国大元帅韩昌,眼看着“叉把锤”落下去了,盖世奇功就要到手,他却不敢往下砸。为什么?因为杨令公的名气太大了,大得吓人!韩昌可不糊涂,他心胸辽阔,目光长远。暗自琢磨:我若将杨令公一锤砸死,第一,不但宋国人会恨死我,就连辽国人也会对我咬牙切齿。我不能为了眼前的功劳而留下骂名千载。第二,杨令公膝下有七郎八虎、几十名门徒,他若死在我的锤下,那些人会善罢甘休吗?尤其是杨六郎、杨七郎,两杆大qiāng,万夫难挡,他们替父报仇,早早晚晚会向我讨还血债!第三,杨令公偌大年纪,忠心耿耿保卫自己的国家,我也实在不忍杀他。算了吧,当放手时须放手。主意拿定,手腕儿—拧,“叉把锤”不砸顶梁,而砸左肩。根据他的力气,若用十成劲,令公也得死;若用五成劲,令公受重伤,若用三成劲,令公必吐血。好韩昌,不用十成劲,不用五成劲、不用三成劲,只用了一成劲,轻轻地一点,虽说留着万般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