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开河岸,朝南而去。走了十几里地,眼前闪出一座镇集,名叫“铁炉店”。呼延赞找了家店房住下,向两个仆人吩咐:“你们快去请一位红伤大夫,给员外治病要紧。”

    “是。这……”仆人们嘴里麻承,却不动身。“壮士,我们的马匹行囊都在船上……”

    “明白了,身边没钱吧?幸亏我把马匹牵了下来。”呼延赞的褥套里有五百两银子,是佘洪洲给他的路费。他取出一百两jiāo给仆人,“快去吧,让店家帮你请人。”

    有钱好办事,医生很快请来了。先拔出箭头,又株上yào,员外顿觉疼痛减轻。他喝了一碗鲜鱼汤,往外表表火,然后睡去。第二天醒来时,天色已经不早了。他见呼延赞站在床头,面带焦虑,于是问道: “壮士,你有心事吧?”

    “员外,我见您睡得挺好,没忍心叫您。不瞒您说,我得尽快赴京,寻找……寻找出路,去晚了,位置就没啦。您的伤势得养几天,我不能等您了。我想给您留下二百两银子,从此告辞。”

    “壮士,萍水相逢,你在船上救我一回,花钱请医又救我一回,大恩大德,老朽不能不摆。你不用急着进京了,我伤势好后,咱一道进京。至于什么出路,位置,不用发愁,将来任你挑选。”

    “啊?员外,您想给我买官吗?”

    “用不着买,我让皇上封你!”

    “您,您是谁?”呼延赞迷惑不解。

    “我叫杜天松!”

    第009回 福将军有福成殿下 俏尼姑因俏做夫人

    杜天松是谁?编书人还得罗嗦几句。

    却说盛唐时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两位姓杜的诗人,一位叫杜甫,人称“老杜”;一位叫杜牧,人称“小杜”。这“二杜”诗篇,皆千古不朽。

    单表小杜,祖居陕西万年府,唐文宗初年考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唐宣宗执政时,小杜奏上折本,折本标题是,《罪言》,主张削番镇、禁佛教、强兵力、护国防,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却遭到权贵反对。从此,小杜意志消沉,整日饮酒赋诗,四十九岁病丧故里。

    杜家终究是松语文学。又过了五十年,杜牧的孙子杜文举一举夺魁,考中了晚唐昭宗的丙辰科榜眼。这位文坛新秀,才华出众,相貌俊美,又是名门后代,所以引人注目。

    本科主考是当朝宰相闻童。他把杜文举请到家中,表面师徒会,暗中想了却一件心事。

    原来闻丞相半生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闻丽莺,年方十九岁,待字闺中。这位千金小姐不喜针线,最爱文墨。自幼随父读书,堪称才高八斗。闻丞相曾说:可惜她是个女孩,若是男儿,不愁三鼎甲!

    唐朝社会比较开放,对女子也没有什么戒律。闻小姐又是个读书人,xìng情十分活泼。她听说轰动京师的杜榜眼来家饮酒,便带着丫头前厅偷看。这一看不要紧,她立刻爱上杜文举了,并把心事告诉了母亲。老夫人心想:女儿十九岁了,高不成,低不就,能嫁绐年轻的榜眼,又是唐代名臣杜牧的后代.也是一喜事。于是请来丞相,让他当面提亲。闻丞相以为,自己的地位这么高,保证一说就妥。谁知杜文举连连摆手:“相爷.蒙您爱戴,学生却不破高攀。因为我早已订亲了。未婚妻待我恩重如山,学生绝不能停妻另娶。”

    “噢?”闻承相面色不悦。“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家?”

    “她是我姑母的女儿,名叫张黄莺,学生自幼称她表姐。我姑父是个老秀才,表姐识文断字,学生人塾前,她算我的启蒙师。除此而外,学生父母早丧,生活全靠表姐家照料。有一次学生患病,表姐衣不解带,煎汤熬yào,侍奉了半年,几乎将她累死……”

    “行了,你说得这些都是恩情,本相会替你报答。今天留下,与我女儿喜拜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