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

    …………………………………………………………………………………………………

    杭州灵隐寺,大梵音寺一众于十日前在处歇脚借住。若说这灵隐寺,虽说处在世俗之中,可规模较之大梵音寺也相距不远。

    这灵隐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徒达三千余众。气势恢宏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

    灵隐寺确实深得"隐"字的意趣,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整座雄伟寺宇就深隐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浓绿之中。寺前有冷泉、飞来峰诸胜。

    略略介绍过灵隐寺之后,却说大梵音寺一席人,此次汇武为首的乃是上院灵禅一脉。这“灵”字辈现如今只剩下三人,除却陆羽的启蒙恩师灵贤之外,余者为大师兄灵木,二师兄灵光,四师弟灵隐。

    而这次带队之人正是四师弟灵隐。说来倒也巧合,大梵音寺的灵隐到了杭州借住的地方也名为灵隐寺。

    其余诸人是下院“玉”字辈,玉方、玉圆、玉慧、玉能,以及“玉”字辈下面的“行”字辈行痴、行悟、行生、行意、行寂、行灭六人。

    这行痴同众人汇合之后,免不了被自己的师傅玉慧一番说教,好在行程紧迫,若不然定是罚到后山面壁去了。

    大梵音寺一行人深入简出,对于这次汇武只是持着一付观望的态度,并没有打算争什么排位名次,倒也是轻松。

    收到通告之后即刻启程渡海,目的直奔伏龙岛。

    十月初十,历经两日的行程,大梵音寺一众于海天一线之间,见到了那个神秘的岛屿。蜿蜒盘踞,脊背凸起,硕大的龙头高高昂起,似不屈,又似怒吟。

    “好一座伏龙岛,好一个海外秘地。”绕是灵隐活了百余年之久,见到此岛时也是不禁慨叹。

    “太师傅,太师傅,那就是伏龙岛了吧?”行痴迫不及待,目光切切,指着盘窝海面的岛屿问道。

    “行痴,不可无理,到了伏龙岛自然便知。你这个样子哪里还像是一个佛家弟子。”

    看着行痴的样子,灵隐笑道:“无妨,想当年,我们师兄弟四人参加那次大战,还算年轻的我也是这个样子。出家人讲究静禅,却也不是让人没了精气,暮气沉沉的。”

    “是,弟子明白了。”玉慧双手合什道。

    这次到伏龙岛的船,亦是剑阁所准备的快船,日行七百里。如此奇快无比的船,尚且是首次遇见。

    靠近岛屿附近,海面蒙蒙,雾气云绕,方才在外还看得真切的岛屿,此刻间犹如罩上一层神秘的雾纱,影影绰绰,叫人看不真切。

    见到众人的表情,船首的剑阁弟子恭声道:“各位大师,这里便是伏龙岛的内海,唤作雾影之海。寻常之人误入其中,便似入了迷宫,没有剑阁的引领,是进不去伏龙岛的。”而后摸出一柄小剑,小剑通体碧翠,绿油油惹人喜爱。

    见那剑阁弟子将小剑向海中一扔,“噗通”一声,小剑没入水中。

    沉入水中的小剑晃动几下,一声龙吟,原本寸把长的剑化做了一条半丈有余的鱼龙,菱角分明,栩栩如生。

    尾巴一摆,水分两侧,好似飞剑一般急速前进。

    那剑阁弟子立刻起船,紧紧跟在鱼龙后面。

    随着岛屿的慢慢放大,海面上的雾气随之消散开来,取而代之的是碧波浅漾,繁绿如画。码头停靠几只快船,上面陆陆续续走出人来,想必同样是参加天下汇武之人。

    一众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