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亏了,那真叫偷鸡不着蚀把米,把前程都
葬送了。后来不知是谁的主意,省得大伙分心,索xìng把想炒股的职工的资金集中起来,
jiāo给一个人来cāo作。这个人选自然落到他儿子身上。无独有偶,不多久,女儿也成了单
位的cāo盘手。证券之家就这么形成了。
别看他经常穿一身半旧的夹克衫,戴一项窄边灯芯绒咖啡色礼帽,拎一只半新不旧,
伴他上过课堂。吃过不少粉笔灰,又进过千家万户的老式皮包,也不备手提电话寻呼机,
他的住房却是自己购买的,在沪两西的一幢高层,整个楼面全买下了,和儿子、女儿同
住,形成一个门户既相对独立,又每日相聚的大家族。每日晚上,除了来几局围棋,便
是jiāo流信息,jiāo换行情,研究战术,探讨cāo盘之道。俨然一个证券沙龙。因为儿子女儿
分别在不同的机关工作,管理层的消息也相当灵通。可是一离家,他却一改以往的作风,
在股票买卖上,绝不帮人出主意,既不推荐股票,也不太愿意分析行情,道理很简单:
他赚的钱多,就意味着影响大,一句话,可能影响一家子的安危,帮人出了主意,就给
自己增添一份责任,一份心理负担,到该脱身的时候,瞻前顾后地脱不了身。尤其是那
些被套牢的朋友,如果是他自己,他随时可以换筹码,将套牢的股票卖出,买入价位跌
到底部而有可能很快上涨的股票,可是帮人拿主意,他就不敢叫人家这样处置了,弄不
好,会“两面吃耳光”的,也就是说,刚割了ròu卖掉的却涨了,买进的反而下跌了。不
过他知道,和气生财,股市犹如商场,不仅不能得罪人,而且必须给人以一个平和可亲,
智慧含蓄的前辈和哲人的印象。这就是曾经海第一次见到他的那种只教点金术,不推荐
具体股票的独特作风。他认定,这也是在股市太太平平发财致富之道。
那天,儿子回家,告诉他,管理层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监控,抑制过度投机。滤去泡沫,建立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证券市场。从当今股
市恶炒狂搏的情况看来,他深信不疑。《围棋十诀》要他“逢危需弃”,碰到这种时候,
他是绝对不会等待观望的。第二天他一到证券公司,就不露声色地开始陆续抛售,不管
赚了多少一律清仓出局。可依然半丝痕迹不露,谁知道这个消息何时兑现呢?到证监会
发言人的谈话以及传媒的评论文章公布的前夕,他基本上已经处于持币观望的状态。在
满盘皆绿那几天,唯有他这儿是世外桃源。
可他每天依然准时来证券公司“上班”。这天,他接待了一位朋友,刚送走,继续
拿起《围棋》杂志来浏览的时候,曾经海来了。
“啊,曾先生!”他热情地站起,握着年轻人的手,带到沙发边一起坐下来,“好
久不见了。快请坐!”
是啊,是“好久”了,他已经跨越了人生暴热暴冷的几度春秋!曾经海为他这句问
候,也为他这种亲切的慈祥的举止所感动,很想一开口就把自己所经历的倒出来,可话
到唇边,一种唐突感使他改成了这样一句流行于股市的寒暄:“你好吧?最近在做什么
股票?”
“我什么也没有买。”
“清仓了?”曾经海颇觉意外,“损失重吗?”
“我清得早,”滕仲景笑了,“在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