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根错节,我也深有感受。况且,生员普遍下降,一学期下来,经济赤字的学校居多。当个会计,无非得精打细算,老把钱吊在嘴上,给同志诉苦,给领导提醒,来个什么人得去招待,闲杂碎事得去办理,说白了,会计就是学校的后勤部长。我知道,刘校长是看我还算实诚,信任我,可有时,信任就是一副枷锁,信任也必须让你付出更多的代价。不论怎么说,经历过了前坊村学校的一番风雨,我还是决定迎难而上。在工作中,越重的担子我越觉得来劲。也许,这是不幸给我带来的优点吧。原北完小的教导主任叫周杰,五十多岁,肚儿滚圆,厚厚的嘴唇经常湿润而光滑,好象一直准备着和你津津乐道似的。一双大眼老迷着,和厚嘴唇的傻笑配合的天衣无缝,整个人显得既老练又圆滑。要不是人高马大,给他增添了一份洒脱的话,那简直就是一副十足的狗腿子相。一次午饭后,我想起周老师的大名,就笑着说:“周老师,没想到,你人老心不老,时代跟的很紧。”

    周老师厚嘴唇两边一拉,满脸就绽出妩媚的笑来,把自己上下一打量,以为我说的是他穿的衣服,于是一本正经的说:“这套西装是儿子退下来的,谈不上跟时代。”

    我“哈哈哈”大笑起来。

    周老师被我笑的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又把自己全身打量了一遍:“我说的不对?”

    我笑着说:“你没看过《还珠格格》吗?里边有个尔康,是周杰扮演的,你也想演青春偶像剧了。”

    “嘿嘿,你说的是这。我的名字安的早,我还没告他侵名权呢。”

    “你告周杰,林心如跟你没完。”

    “我巴不得林心如来找我呢。”

    “看把你美的。”一旁的马晓英笑着说。

    我装着很正经的样子说:“周老师,我看你还是把名字改一改,别和年轻人争高低了。”

    “改成啥?你说。”

    “周伯通,不错吧?”

    “周伯通,好象在哪儿听过。”周老师皱着眉头想着。

    马晓英扭过头捂住嘴笑。

    “《shè雕英雄传》里的老顽童嘛。”

    “这娃么,寻开心。”周老师佯装打我,却不小心掉了手里的洋瓷碗,咕噜咕噜滚出好远。

    马晓英一边笑着,一边用手指着我,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李星真逗,一点不像他爸。”

    第二十三章:冤家聚头

    马晓英是马晓晴的妹妹。姐妹俩一样肥美、热心,不同的是,马晓晴和父亲是同事,而马晓英是父亲的学生。和马晓晴另一个相同的地方,是马晓英消息很灵。这也说明,她的热情和说三道四给自己织了一张四通八达的关系网。她永远热情地打探着,热情地透漏着。

    晚饭后,我在房里批改作业,马晓英夹着正织的毛衣进来了,屁股刚挨上床沿就对我说:“嗳,知道不?肖玲要调到咱学校里了。”

    “你怎么知道?”

    “小道消息。”马晓英一副神秘的样子。

    我知道,学校人手紧,校长一直向组织要人。肖玲在家正休产假,假满来原北学校也顺理成章,不足为怪。

    “我姐说,肖玲追过你。”

    “没那回事。”

    “还不承认,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又说了会闲话,马晓英走了,说是织毛衣的线完了。我停下笔,靠住椅背上想着:生活真像一本书,一场戏。每个人,既是书里的主角,又是书外的读者;既是戏里的演员,又是戏外的观众。也怪,晚上睡觉,竟梦见了我和肖玲一块工作的那个学校,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梦见了和周主任有些相象的陈主任,梦见了马晓晴,梦见了我和学生一块在校园的苹果地里劳动,梦见了空dàngdàng的cā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