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普世情怀。

    晋商那些视诚信如命的经营理念,在经营管理上的睿智、豁达,乃至他们的金钱观、人生观和生死观,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重名誉、守气节、谦逊好礼、天下为公的文化传承和终极向往,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中极为宝贵的财富。

    先父在世时就想把乔家的这一代历史展示出来,认为这不是乔家一家一族的事,而是晋商之大事,但是他的愿望没能实现,于是这件事也就成了埋藏在我们后人心中的一个迫切的愿望。

    本剧从策划阶段起,就得到了陶泰忠先生的鼎力相助,他为我们请来了朱秀海先生出任本剧的编剧。

    朱先生创作态度严谨,功底深厚,风格深沉、大气而又细腻,为创作此剧,他多次到山西祁县、太谷、晋中等地采风,对晋商尤其是乔家的历史做了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写出了文学剧本,获得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陶泰忠先生在剧本创作阶段参与了大量研究、讨论工作,为作者出谋划策,功不可没。

    胡育先先生、陈浞先生、武殿琦先生、董义全先生等史学专家从剧本创作阶段直至摄制阶段,一直都是倾力相助,令我非常感动。

    我要感谢眼光独到的投资方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公司,他们为本剧请来了著名导演胡玫女士、优秀制片人孟凡耀先生、主摄像池小宁先生、总美术师毛怀清先生、作曲家赵季平先生、剪辑师洪梅女士,以及著名演员陈建斌、倪大宏、雷恪生、蒋勤勤、马伊俐、大娟子等。这是个盛名传于天下的创作集体,他们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以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和特有的创造精神,历经艰难,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本剧的拍摄与制作,给广大观众奉献了一部历史巨片。

    我还要感谢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的领导和责编,感谢广电总局的领导,他们对此剧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参与剧本的研讨,帮助校正方向,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山西省委宣传部、党史办和家乡人民像当年支前一样支持本剧的拍摄。

    乔家的后人乔燕平、乔巧生、乔燕祺、乔燕增等,也都大力支持本剧的摄制,给予了各方面的帮助。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祁县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馆长王正前先生,以及大院的全体工作人员,他们对本剧的摄制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乔家宾馆”无偿提供给剧组住宿,拍摄过程中,王馆长总是身先士卒,事无巨细,帮助化解困难。

    可以说,没有这些领导、艺术家和热心人的共同努力,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难以想像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根据电视剧改编的长篇小说是孟凡耀先生在制片的百忙之中精心策划,并推荐给著名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

    一部电视剧,一部小说,相得益彰,影响深远。

    因此,我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我的祖爷爷乔致庸地下有知,一定会同意我今天特别想说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做过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是不会被历史和后人遗忘的。

    乔燕和

    2005年10月中旬

    附录一 晋中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位于晋中地区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64公里,是山西省集中反映晋中地区民俗事象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这一博物馆,是在原山西省晋中清末民国初年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在中堂”旧居院落建起来的,这是一处反映民族风俗的民俗博物馆。

    这里馆藏文物甚多,反映了晋中浓郁的乡土人情、风俗习尚,从人的出生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都在博物馆内得到表现。

    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