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问也听不见了,他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这就是死……

    2005年11月8日改定于北京升虚邑

    后记(一)

    2006年,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喜讯频传,令人振奋。

    首先,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已经由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播出;其次,与电视剧同名的小说,也同时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又恰逢民俗博物馆建馆二十华诞,真可谓“三喜临门”。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以一种独特的风貌屹立晋中大地。

    而同名电视连续剧由一级作家朱秀海先生担纲编剧,导演则是曾执导《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的当代名家胡玫女士,可谓强强联手。

    同名小说则在电视剧本的基础上,给予了进一步的演绎与挖掘。

    作为熟知乔家大院历史的我,在看电视剧样片与小说文稿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常常会发出惊叹,或展颜会心大笑,或一掬同情之泪。

    两百多年前,乔贵发这个乔家第一代创业者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从小本经营逐步成为包头商业的大财东。他的孙子乔致庸继承他的事业,主持“在中堂”家业,使乔家的事业发展到“黄金时代”。乔致庸一生的经历是晋商鼎盛和辉煌的缩影。

    《乔家大院》电视剧及小说基本上反映了从1850年代到1910年代,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是如何“行走”在这个急剧变化的历史舞台的。

    当然,无论是电视连续剧,还是小说,都是属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与历史研究不同。

    历史研究求真求实,论从史出。艺术创作是一种形象思维,可以推理,允许虚构。《乔家大院》电视剧及小说也不例外,但在此基础上,令我惊叹的是电视剧与小说在注重戏剧xìng与艺术xìng的同时,丝毫没有放弃对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历史本身的探索。

    可以说,就《乔家大院》电视剧与小说本身而言,也有诸多不同之处,除了某些情节设置与人物xìng格展开不同以外,前者注重戏剧张力,后者注重人文思考,但两者对于历史本原的探索却是殊途同归的,对于人文历史、商业lún理的探讨也是息息相通的,以乔致庸为代表的晋商个人际遇与家国之思,在电视剧与小说中得到了更深意义的体现。

    电视剧通过声画影像的辉煌呈现,小说通过“内心”文字的淋漓展现,共同建造了《乔家大院》的独特晋商历史。虚与实,浓与淡,白描与重彩,影像与笔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