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泰股落底,日股不起,韩元也创新低,整个亚洲陷入不振的低潮。美国的飓风虽然没有造成大的炼油站受损,却让所有金融机构,捏了一把冷汗。

    A股后市,到底如何?中国作为世界市场的角色,能否再起风云?

    2008年7月中国PPI(产品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0%,创12年新高,重创中国股市,指数来到2006年末以来的新低,同时,市盈率来到2005年的水平。

    讽刺的是,民生消费仍然高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增幅创12年新高。这也是2007年12月以来,连续第7个月涨幅超过两成。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

    这是怎么回事?

    当美国市场分析师正在讶异,19吋~32吋的小尺寸经济型平板电视居然热销,美国人都受次贷危机冲击,开始缩衣节食时,中国人还继续大买特买。

    企业生产成本高升,对企业造成巨大压力,消费者却从同业竞争中,成为受益者。

    在中国,PPI并不会向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传导。因为这取决于供给与需求,当产品供给过剩,企业并没有筹码去做大幅涨价,特别是竞争对手也未做相应的涨价。企业只能靠缩减自身的毛利率,来自行吸收成本。

    在消费物价指数没有继续大幅攀升,8月中,加上美元劲扬,油价、金价纷纷下跌的局势下,中国的内需,继续扩张。

    我在心灵小狗博客里写道,“在印度、越南崩盘,巴西、俄罗斯等靠矿产资源起来的股市,受到商品价格回落冲击,也一蹶不振时,中国企业有望从第三季末,成为外资‘热钱’加码的首选标的。因为,当‘商品’褪色,国际只剩下‘大内需’概念可以炒作。”

    市场的低迷士气,很可能从依然强劲的“内需”概念中,重新焕发生机。

    在内需企业毛利率下降的危局中,唯有市场领导者,可以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成为“吉星”。因为,领导厂商可以量取胜。

    例如,食用油上涨。康师傅方便面市调发现,很多女xìng消费者在食用时,根本只用了半包油包。于是就在每包附赠的油包中,减少1克的重量,总体省下了上亿人民币。

    康师傅更把“通胀求生”的技法,用到矿泉水市场。他们把矿泉水的瓶身,减薄几成的厚度,因此也比娃哈哈少了几成的瓶装成本。

    这些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销售越多,就越有规模获利的效应。

    在“通胀”、“大小非狂解禁”、“投资受益缩水”、“出口下滑”等企业魔咒里,我们仍可以看到打破魔咒的“魔戒”,那就是无限活力的民间消费与投资。

    虽然有人哀叹,这波超跌行情,大批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秘密蒸发,甚至中产阶级已然消弭的悲观论调。

    加上GDP成长率、房产销售的惊人回落。中国2008年第二季GDP成长率只达,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宅销售面积比起去年同期,大跌将近五成。

    中国的经济成长早已大幅放慢,而且还会变得更慢,高盛集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这样说。

    可是,一场民间的致富泉涌,仍然铺天盖地而来。GDP趋缓的环境,反而给予企业休养生息、绝地反攻的机遇。换个角度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趋缓的GDP成长率,依然是很多国家难以企及的。

    “我在内地出差的感觉,与欧美国家很不同。中国的经济生命力仍然好强!”市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续急速放缓,时任汇丰亚太区主席的郑海泉对香港《明报》记者说,自己仍对内地抱有信心,商机处处,人民币仍有升值压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