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许,以为自己的学问比谁都好,不会骄傲自大,目空一切,认为谁都比不过自己,他们能用谦逊的态度来面对一切。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还有一个类似于“三顾茅庐”故事,始作俑者是朱元璋。

    朱元璋濠州起兵后,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挥兵向南进发,一路上下滁州、取太平、占金陵,建立了根据地,随后又进军安徽,直逼浙江,连下婺州、衢州、处州等地,在不到六年工夫里,成为了一方之雄。他不但自己英勇骁战,善于组织指挥,而且重视招罗知识分子来为自己服务,尤其在听纳名儒范常、陶安、朱升、唐仲实等禁屠杀、安人心、占金陵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等策略和建议后,势力和声望有很大提高,朱元璋充分认识到知识的作用,便更尊重有识之士,每到一地总要求访当地名士,召请他们出来。

    朱元璋占据处州以后,听说处州一带有四位贤达,除了一是刘伯温;二是金华宋濂,元至正年间曾被荐授为翰林编修,后辞而不就,隐遁山中著述。宋濂精通文史,享有声名;三是丽水叶深,博学有才藻,元末被授为行省元帅。四是龙泉章溢,曾是大官,后辞官不受,退隐匡山。四人之中,宋、叶、章三人都曾应朱元璋的邀请,入幕为官,但刘伯温婉言辞谢。当时刘伯温认为,自己作为元朝的臣子,投奔义军,这是一种背叛失节的行为,决心实在难下。他便以身体有疾,风烛残年的老母需要进孝,两个儿子尚未成年需要教养为理由婉言拒绝了。

    朱元璋见刘伯温拒绝,不甘心,又派一人到刘伯温处请他,遭拒,朱元璋还不死心,再次派江南名士、处州路总管孙炎前往青田邀聘。经过孙炎的反复劝说,他终于答应应聘出山、辅佐朱元璋建立大业。

    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历三月,刘伯温打点行装,背着一个小包袱来到了金陵。 他的包袱里装着《时务十八策》。

    关于刘伯温与朱元璋相见的具体情节,正史里没有记载,野史里倒有一个关于他们见面的情节。

    朱元璋与刘伯温见面后,朱元璋问:“久闻先生大名,出口成章,即兴作诗应该不在话下了。”

    刘伯温答道:“写诗是读书人的小技。”

    当时,朱元璋正在吃饭,就指着斑竹筷子要他吟咏。刘伯温应声吟道:

    一对湘江玉并看,

    二妃曾洒泪痕斑。

    斑竹产于湖南,竿上的点点斑痕,凝寄着一段动人的神话。据说,古代舜帝有娥皇,女英两个妃子,他们感情甚好,“舜死,二妃泪下,染竹即斑,妃死起湘水神,故曰‘湘妃竹’”(张华《博物志》),民间又称它为“泪竹”。这联诗概括了这个典故,书生气十足,朱元璋听后颇不以为然,说:“秀才味!”

    刘伯温很机警,马上说:“我还未吟完呢!”跟着续吟了两句:

    汉家四百年天下,

    尽在留侯一箸间。

    这句诗涉及张良,刘邦两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热烈赞扬汉初谋士张良的功勋。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汉书.高帝纪》)“帷幄”即行军帐篷,“筹”是古人用来计数的小竹片,“运筹策”就是策划军事行动。刘邦是说张良的计策十分高明,自己不及他。“箸”即筷子,据说张良计划军事行动时,用来作“筹”,这个典故与筷子有关,刘伯温巧妙地用上了。刘邦能创立四百年的天下,与张良的出色谋略息息相关,“尽在留侯一箸间”这句,用夸张手法来突出张良的重要贡献,进而让朱元璋认识谋士的重要作用,并以张良自比,表示自己能像张良辅助刘邦那样来辅助朱元璋打天下。

    ☆、虚怀若谷,好学善思(2)

    朱元璋,虽然是一个大老粗,但他勤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