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着几个土块,土块不见了,然后那狗便低低的哀叫起来。
我们走进了山村里的一个独门独户的农家小院子里,那两个人给我们的包袱里有两张人皮面具还有些衣裳纸条什么的。
第二天天亮时,我就有了个新身份,是这个山村里一个回村依附着年老体弱的父亲的寡fù,别人都叫我许安氏,我的父亲叫安二牛,由常先生装扮而成。
现在的生活是忙碌的,我们家里有两头猪,一头牛,十几只鸡四只鹅还有靠山的几亩薄地,常先生一改以前的秀才气,每天咂巴着叶子烟,天一亮就去耕作那几亩地,有时牵着牛,有时候仅扛着锄头。
而我则须在家里喂猪养鸡,打扫房屋,正午前弄好简单的饭菜给我的“爹”送去。有时候会加上一小葫芦酒,有时候会加上一大壶的茶叶。
第1卷 第178章
这座小山村叫李家村,村里姓李的人特别多,不姓李的都是外来户,自然“安二牛”也是外来户,不过据说来了有两三年了,渐次的村里的人也就容下他父女了。
我渐渐地喜欢上了正午给“安二牛”送饭后,沿着蜿蜒的山间小路,缓缓回山村的感觉,远处的山村象一个小孩的玩具一样小而清晰,那么安静那么乖巧地趴伏在山脚下,村里有股股袅袅的炊烟在空中飘飞。
很安祥很宁静,让慢慢走着的人一时间完全的无yù无求,可是换作是赵擎天或者是刘义道来他们也会认为这样的景色美吗?我表示怀疑。
我觉得山里的空气很自然清新,吸进肺里就让人舍不得吐出来,漫山的野草虽然枯黄了,也带着些质朴的野趣,让人看着极是舒服,没开垦的地方长满了深深的芭矛,高矮整齐看上去象一畴畴长势喜人的小麦。
地里的活是很多的,金黄的麦子要收获了,包米要掰了,麦茬子和包谷杆须要赶紧的清理,土要重新翻过……
所以常先生是很忙的,不过他却没有意思要雇人。
我们现在在这个山村里住着就象是完全的与世隔绝一般,好象是以前那个“安二牛”的脾气十分古怪吧,加上许安氏是个寡居,山村里的人碰见我们最多也就是笑笑,招呼一声,从来没有过上门作客的例子在,当然也没有人邀请我们到他们家去。
看来,这样的少与山村里的人来往也是为了不泄露消息,何况这样一来接触得那么少,我与常先生两个西贝货也就不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来了。
常先生干农活倒是一把好手,我想也许从前他也就在某个地方当过一个好的农人的,不过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走上了这条杀手之路了,在他的身上也一定的有一段故事,或许久远,但却不能让他淡忘。
可惜的是我走不进他的内心,要是他真当我是他的闺女,我们原本可以把日子过得更宁静和安逸的,我快要连怎么说话都忘记了,因为现在我与他之间除了必要的简短的话之外,譬如也就是:今天晚上吃豆敼腊ròu好不好?
随便。
家里的盐没有了。
初二赶场,我去买。
赶场时带些油回来。
嗯。
……
除了这些两人之间自然也没有什么话好说了,这样也好省得尴尬,这样一天最多两三句话,过起来还是蛮别扭的。
有时候让我不禁乱想,要是此刻与我归隐在这里的人是赵擎天,那该有多好呀,日落而自息,日出而作,不想劳累了,就雇两个人打打短工,长工什么的,夫唱fù随,没有压力,没有危机,只有满溢的幸福,人可以一天比一天更慵懒。
想出门时,抬腿就走,名山大川任我游,岂不是神仙不如……
呸,梦想而已,我还当真了,还想规划到头发都白了不曾。
我们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