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的,草莓是徽州送来的……”
说起徽州老家。她眼眸一黯。
东瑗知道她想起二爷一家人了。
盛夫人不知道二爷的所作所为,对二爷和二nǎinǎi平日里感情也不算深厚,猛然走了,想念却是有的。她最放心不下的,只是二爷的女儿盛乐蕙。
蕙姐儿已经快到成亲的年纪了,盛夫人原本打算让孩子留下来说门好亲事。
盛昌侯不同意。他说:“既然海哥儿有孝心回去守着祖坟。就没有道理让蕙姐儿留下来。江南有的是高门望族,还怕没合适的人家?”
二nǎinǎi既高兴又担心。
女儿能跟着一块儿回去,自然如了她的意;但是能留下来,嫁到户好人家,她更加高兴。
只是盛昌侯不同意,二nǎinǎi也死了那份心。
盛夫人只能眼泪汪汪看着二爷一家子离开京都回徽州去。
那日二nǎinǎi和蕙姐儿一直哭,她俩也不知为何突然要走。盛夫人和东瑗以及刚刚进门的三nǎinǎi单嘉玉也跟着哭了一场。
“娘,二爷他们到了徽州快两个月了,这次送果子来的下人,没说二爷他们怎样吗?”东瑗放下手里的草莓,柔声问盛夫人。
盛夫人回神,叹了口气,笑道:“说了。他们回去,还住咱们以前的宅子。海哥儿说房子空dàngdàng的,他们一家人住也冷清,就把大堂兄一家人接了进去住。你爹爹也同意了……”
想着二爷在徽州,也有盛修辰照顾,算是亲兄弟团圆,盛夫人心里才好受些。
东瑗和三nǎinǎi听着都笑。
“……海哥儿媳fù喜欢热闹,才回去两个月,和徽州府的一些太太小姐们熟的不得了,听说好几户人家给蕙姐儿提亲呢。这次来送果子的婆子说,等蕙姐儿出阁的时候,请了咱们去徽州逛逛…..”盛夫人提起这话,一脸的向往。
她也不是随口说的。
离开徽州这么久,她也很想回去看看。
家乡的草木,盛夫人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蕙姐儿出阁的时候,咱们去趟徽州吧?”东瑗道。
盛夫人就露出几个认真的表情:“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到时去得成、去不成,还要看机遇呢……”
“我还没出个京城呢,能回去看看最好了。”三nǎinǎi见盛夫人喜欢,也在一旁凑趣。
“我也是呢。”东瑗道。
盛夫人回头看了眼她们妯娌。见她们也想去,就真的动了心思:“那咱们就提前合计合计……”
东瑗和三nǎinǎi忙说好。
晚夕东瑗回去,问盛修颐:“你想念徽州吗?”
盛修颐一愣,问她怎么说起这话来。
东瑗就把今日盛夫人的话说给盛修颐听。
“老宅前就是石桥。连着湖。到了夏天,满湖的荷花都开了。”盛修颐也是向往,“别说娘,我也想念徽州了。”
东瑗笑笑。
盛夫人动了这个心思后,一时间也停不下来。等盛昌侯回来,就对他说起徽州来。
“回徽州……回徽州……”诚哥儿在一旁手舞足蹈喊着。
盛昌侯和盛夫人都稀罕不已,问诚哥儿:“诚哥儿也想回徽州?”
诚哥儿哪里知道什么事徽州?只是听盛夫人说起。就在一旁叫嚷罢了。他充其量只是学了个新词。
见祖父祖母热情看着他,他又重复喊道:“回徽州,回徽州!”
盛昌侯哈哈大笑。
随后,他对盛夫人道:“等家里孩子们都大了,咱们就回趟徽州,让孩子们看看老家也好。只是这几年,孩子们还小,哪里经得起回来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