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血本。

    第二天也许是礼物的功劳,拿手短的伙计掌柜们客气许多,又或许是周南生向推销蜡烛惯了,态度上更自然,嘴巴上更会说,因此有几家接了样品,问了他家里作坊的详情。

    “作坊占了半亩地,工有十几个,每日做几百对蜡烛不话下。”周南生硬着头皮先把大话夸了。

    其实这也是一半的实情。说是一半,是因为唐荷家正筹备。她本来还打算跟他一起来拓展生意,奈何家中不能没有主持,何况还有年幼的女儿离不得照顾。因此夫妻俩这才无奈离别。

    听了他话的掌柜一时也辨不明真伪,只是拿了手中的印字蜡烛反复端详,觉得确有新奇之处,“这样,这几对样品蜡烛暂且留下。反正也晓得的落脚处了,随时可去找再详谈。”

    周南生大喜过望,虽然不是实质的承诺和立约,但这算是首个有合作意向的店铺了。

    接下来跑的几家也比前一日要顺利,但是周南生看出来许多店家虽然心动,看到印字蜡烛的彩头和前景,但对于与他这个异乡做生意,都有些踌躇。

    归根结底是不清楚底细,怕遇到骗子。

    “其实可以采取一种方式,就是咱们先向店家供货,等他们卖出去了再结账。这样店家的风险少,就会乐意与咱们合作,”家里的时候唐荷与他这样谈道,但她自己却又摇摇头否决了这个做法,“毕竟不是本县,咱们地头熟,不怕昧下货款,如今各地jiāo通实不便,咱们本钱又少,还是不要冒险吧。”

    “唉。”夜里周南生忍不住长叹气,“可惜也不能没下订单的就把大批货长路迢迢地拉过来,不然众位店家看着有实打实的货物,也一定乐意做这一笔生意——何况家里也没把蜡烛赶做出来呢。唉,如果有双方信得过的中作保就好了……”

    周南生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合适选。

    第二日一大早,他整了衣冠,打点好了礼物,打听着去寻了王家铺子。因为桂县的时候,他就与王老板立了契约,双方买卖已经做成了,他以为就不用再跑王家铺子,因此他倒对本地唯一的主顾不认路。

    此前他们商定做买卖的时候,王老板只说让他半个月内把五千对蜡烛凑齐给他运过来,并提到他别的采买也已经结束,因此周南生猜他与自己是差不多时候离开桂县,回到本地了。

    周南生寻到了王家铺子,进去张望了没有见到王老板,心下正失望,店里的伙计见他衣衫整洁,以为来了购得起手笔的客,便上前招呼。

    周南生连忙笑开,“小哥,劳烦,贵铺主家可是叫王大福的。”

    “这位客不买东西,倒打听起俺的主家来了。”伙计上下打量他,见他是个体面的年轻,也不排斥,只回答道,“主家是姓王,要如何?”

    “们与们主家是朋友,从桂县来的,想寻他叙叙旧,劳烦小哥帮递个话了。”周南生略略说了他与王大福的来往,又赶紧从布包里掏出了一个小纸包,“一点牛ròu干儿,给小哥嚼着吃玩儿。”

    ☆、115

    周南生此前就了解到邻县的商事远比桂县发达,本地市场更为成熟且规范,本地有先见之明的商户出于使市场秩序更为规范的模糊愿意,经过长期摸索,竟建立起了略为松散但初具模型的商会。而王老板就是其中的活跃分子。之前他在与周南生的谈话中提及了每个季度末度入会的商户聚集在一处吃吃喝喝分享消息。他之所以不等着周南生的蜡烛做出来验货并一道押回回城,就是要赶着回来参会。

    周南生思及此事时兴奋难抑,他想得很好,如果王老板能邀请他一道参加这个聚会,由王老板向众人介绍他的身份来历,那烛火铺掌柜们自然就能打消疑虑。当信任不成问题,他们的印字蜡烛单是凭新奇就能打开销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