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们不住相,不住色声香味觉,不住于一切,整个世界都寂静一片,那我们能在这寂解中参悟到什么呢?我们学佛所追求的是寂灭么?如果我们所追求的是寂灭,那我们历世又是为什么?”

    僧侣道:“这个世界的物质与精神,就好像一个大的觉性海,当性海起波浪的时候,形成泡沫,泡沫就是我们后天的生命。”

    佛陀补充说:“寂灭或者涅槃有两种,小乘的和大乘的。小乘的可以说是完全的寂灭,或者涅槃。”

    冯靖说:“嗯,但我不懂这寂灭的好处是什么,无是好的么?如果无是好的,又何必无中生有。”

    僧侣道:“我们不住相,不住色声香味觉,不住于一切,并不是把一切都当无,而是不执着这一切。无和有不是这样对立说的,这样分离的讲有无、空有,无法理解真正的佛法。”

    佛陀道:“在大乘来说,是无住涅槃,或者无余涅槃,是说可以随时进入涅槃的境界,但并不进入,留瞎余习在这个世界上帮助其他人。寂灭是指烦恼寂灭了。”又说:“知其雄,守其雌。”

    冯靖道:“嗯,我初学佛法,还很莽撞无知。万事并作。”

    僧侣说:“我一直不认为道和佛是一个事情。可能我不了解道教,也可能在认为是的人的眼中没有了区别,达到了平等。境界在那里,当然都是平等的,但在相上来说,我不觉得道和佛是一个东西。还是就波浪来说,波浪的本质还是水,这样全水是波,全波是水,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

    冯靖说:“就比如,我觉得六祖有点假大空,不及明秀实在。”

    嘉恒道:“世界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冯靖说:“有无之间,佛和道都是一样的看法。”

    撄宁道:“佛教偏重于探讨心性,道家偏重就现存的生命入手,长生不老,羽化成仙。”

    冯靖说:“佛很微妙,佛说从色/界到无色/界要八万四千亿年,八万四千亿只是代指,我想会不会是这样意思:我们其实是从外星来的某种意识形态的生物。”

    撄宁道:“不尽相同的,般若学初传入中国的时候,当时的翻译家拿老庄的名词来比对般若,后来才发现并不恰当。”

    冯靖说:“然后地球原生物只是我们的载体,而我们的本体就是所谓的根性。所以佛让我们千万不要住相,要善护念,所谓轮回是不是指我们的载体死掉之后,我们转到别的载体上。我们要明心见性就是要抛除我们所有的一切,才能见到我们自已原本的样子。”

    端正和尚忍不住手抵眉心哈哈一笑。

    王沛祺道:“就是六道轮回。”

    冯靖说:“哈,我好奇极了,我总想用我能理解的方式来解释。”

    王沛祺道:“抛掉了一切,我们怎么生活?不是抛掉,而是不执着,不被六根六识的假象所迷。”

    撄宁道:“难得的人,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自己给予解释,算是利根了。”

    冯靖道:“我知道我的理解是很肤浅的,所以我才找到你们帮我开门让我见识一下真正的佛义呀。”

    撄宁道:“古人讲:时人看似一枝花,如梦中相似。又说:如灯影中行,这就是讲见到道体的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

    端正道:“了知圣意谛的部分,只能通过修行,实证。我们言语所说的,都是世俗谛。佛陀的法也是手指月亮。”

    冯靖说:“我想是不是我们现在的世界其实都是流光这样是外放的,不断流逝的,现在所感知的,实在的,其实终归于虚无的,所以说有无相通。”

    那位修行较浅的佛陀撄宁开始还很有耐心地点悟,后来就有些不高兴:“居士属于大智若愚的,观其言行,比这里很多人都明白得多。可能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