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年是热血沸腾,干劲十足。
一旁的杨子木没有理会爹的狂思妙想,依旧在地上写着昨天晚上三弟教给他的字。妹妹告诉过他,种地,不仅仅是凭一身的蛮力,更主要的,也要有知识,有头脑,凭经验和积累,才能一年比一年好。比如说每天记录天气气温变化,土壤情况,植物生长周期等,说得头头是道,这些,是爹也没教过他的。让他心里,对这种所谓的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激动。
与此同时,河边,放牛的杨子林,看牛在河里欢快的洗着澡,自己闲得无聊,捡了小石子,在沙地上,也郑重的,一遍遍的写着自己的名字。
原来,“杨子林”这几个字是这样写的。如果不是三弟教了他,长大了,到老了,也不知道,自己一个活鲜鲜的人,写成字就是这三个字的样子。
写了,又把沙地覆盖平,再写,正如妹妹所说,没钱买笔墨纸砚,这泥土沙地,树枝石块,就是最好的练笔工具。当真是省钱又省时。
被人念叨的双胞胎,正在河里呼儿嗨哟的捉鱼大战。
有着昨天的经验,兄妹二人收获相当的丰富。
这条小小的河沟,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源粮仓啊,有了这些鱼,还愁吃不饱,穿不暖?
“咦,妹妹,你怎么把那条鱼又丢进河里了?”杨子森不明白,好不容易逮着的鱼,妹妹抓在手上看了两眼,毫不留恋的又给送回了它的老家。
“三哥,这鱼才二指宽,吃它也吃不到一点肉,看它身上没伤,还不如放进去,再养养。”杨子千一边清理着战利品,一边把她认为能养活没受伤的小鱼都给丢回了河里。只有学会保护,才不会断根,一味的索取,总有枯竭的时候。
“噢,等它长大了,我们再吃?”杨子森想着,也是,这么小吃了也填不饱肚子。
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兄妹二人直接提了一个木桶来装鱼,里面,还灌了些水,鱼儿,离了河,在木桶里,一样游得很是欢乐,当然不知道,这是它们被宰的前兆。
“昨天的鱼汤好吃,今晚我们又做鱼汤吧。”兄妹二人,找一根大木棒,抬着水桶往家里走。
“唉,吃多了就不好吃了。”杨子千很纠结,山珍海味,一连吃个几顿,也有吃腻的时候。没有佐料,没有油,这鱼,就没得花样可出。
“对了,妹妹,我们这么多鱼,我想给夫子送几条。”一直偷偷的学知识,还借书,这个家,都没有给夫子任何束修,想给个鸡蛋都没有。现在有鱼,送点给他,想必,他会很高兴吧。
“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吃这个鱼,你送去,他做不来,还不是浪费,倒不如,做好了,你直接给他端去。”杨子千想的是,与其送去浪费,还不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直接端成品过去。
“也是。”杨子森高兴了,不得不说,妹妹就是比自己聪明,连这些小事都想到了。
“唉,要是大家都知道怎么吃鱼了,这鱼,也要像杨槐花一样,三两天就没了吧。”心里想着,要是再科普一次鱼的做法,估计,这河里,就得挤满了李家寨子的佃农人家。杨子千可不是百莲圣母转世,做慈善还没上瘾。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能找到那些佐料,或许,这些鱼,就是改变这个家的关键。
麻辣鱼、酸菜鱼、烧鱼、清蒸、豆瓣鱼,想得杨子千心里牵肠挂肚。
上午下河捉鱼,下午,还得找野菜。
每一天,都为填饱肚子而努力。
田里的谷子,开始泛黄弯腰了。听爹说,还有十来天立秋,立秋后,就该打谷子了,天天喝玉米羹吃野菜的日子也快要结束了。
不过,现在家无存粮,全靠山上的天然粮仓,这感觉,不太美妙,如果遇到点什么天灾人祸的,就得乖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