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上皇后在上面说什么温涟漪一句也没听进去,眼角的余光一直在观察着贤王的方向,虽然不能扭头去看,但从余光中的抬手举头的光影中不难猜测到贤王此时正一杯接一杯的喝酒,想到之前他对自己说的那番话,心里满满的都是苦涩,眼泪情不自禁的又涌上来,温涟漪赶紧深吸一口气,把眼泪憋住。

    礼毕,其他皇子携着王妃纷纷上前祝贺,护国公和护国公夫人身边敬酒的人也络绎不绝,一时之间,整个麟宫无处不充斥着对太子夫妇的赞美之词,皇后早已离开上座来到护国公夫妇身边,平时很少能见面,今日一见还不好好聊聊,本就是自己兄长和嫂嫂,现在又成了亲家,皇后拉着护国公夫人的手有说有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亲姐妹呢,护国公和朝中的几个大臣们聚在一起说着话儿,场面其乐融融。

    上官熠一个人坐在那,没人给他敬酒,他也落个清净自在,独自随意的吃着菜,间或喝口酒,但目光一直注视着贤王那边,再说今天是太子大婚,那些当官的都忙着给太子祝贺,再就是和比自己官大的官员奉承一番,最后才和相熟的同僚们喝酒聊天,哪有功夫去招呼一个不受宠的少年皇子呢。

    皇上坐在上面,自然把下面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众人们各自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天或互相奉承,皇后也不在身边,目光不由自主得转向那张酷似淑妃的脸。

    此时他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那随意的吃几口菜,间或喝几口酒,身边也没个人相陪,时不时若有所思的看向太子夫妇那边,这一幕看在皇上眼里,心里顿时不好受起来。

    自从淑妃过世,他对这孩子在外人眼里看似不管不问,其实在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他,尤其是他在照蕴寺那几年,皇上虽然不曾去过,但一直派人在暗中保护,当听到派去的侍卫说那个僧人是假冒的,要杀害宁王时,皇上的心紧张的一下子揪起来,当听到侍卫接着说不知从哪冒出来四个蒙面人,武功似乎在自己之上时,皇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可惜的是那个假冒僧人自刎了,所以此事也就无从查起,自此皇上加派人手暗中保护宁王,直到他九岁回宫,这期间每天都有书信回传上报九皇子这一天在干些什么,甚至连上几趟厕所都有记载,事无巨细。

    这一切只有皇上自己知道,派去的人都是皇上身边的贴身隐卫,直接听命于皇上。

    当年淑妃死的那么蹊跷,皇上也是觉得万分奇怪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纵然身边有那么多嫔妃,但在他的心里能生根发芽开出爱的花朵的只有楚婉儿一个。

    淑妃人如其名,性格温婉柔顺,淡泊名利,可能这也和她的出生有一点点关系,堂堂一国公主,从小锦衣玉食,享尽荣华富贵,所以她不像身边其他的妃子那样急功近利,刻意讨好自己,她对自己的好完全是源于爱,发自内心,不带有任何目的和功利心,不像自己的几个女儿,尤其是小女儿上官灵,刁蛮任性,蛮不讲理,让刘贵妃惯的不成体统。

    他一直想不明白与世无争,善良谦和的淑妃怎么就这样无缘无故的死了呢?

    思前想后,皇上觉得肯定是自己身边的某个妃子所为,女人一旦嫉妒起来是很可怕的,唉,都怪自己爱得那么高调,让她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所以从他回来后只是按照一般皇子的待遇给予,从没有给过特殊。每次问太傅诸位皇子的功课如何时也从不过问他,但是每次太傅都会表扬到宁王,每每听到这时皇上面上虽然不动声色,但心里还是偷着乐的。

    算算他今年已有十四了,再过两年就可以议亲了,一定要给他寻门好亲事,既然不能明着对他好,那就采用迂回战术好了。

    听说护国公好像有两个女儿,这大女儿按祖制是必须得嫁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