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阳渐渐升起,各处的店铺也都开始营业。

    就连街道边上的空地里,也陆陆续续摆了一些小吃摊子。

    连山镇虽然不是很大,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略微有些狭小,而且路面坑坑洼洼的不是很平整,两侧的建筑都是一些上了年份的木质房屋,显得有些陈旧。

    但由于地处楚南和岳西的交界处,属于水陆通衢之处,南上北下的货物,都免不了要经过这里,所以市面一向繁荣异常。

    整个连山镇被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大街平均分开,其余的便是一些细小的巷子,如果能够从空中往下看的话,整个连山镇便如同一块切成四份的米糕。

    三叔公的茶楼正好处于米糕的中间位置,而韩大娘的裁缝店,则处于米糕的边缘,东西走向街道的东面街口,位置非常不错。

    只要是从东面进入小镇的人,第一眼都会看到一块牌匾,虽然被风雨侵蚀得有些色泽斑驳,但依旧能够清晰地看出,上面写着“韩家客栈”四个字。

    客栈边上的一间偏屋里,就是韩大娘的裁缝店。

    街道上的人已经有些多起来,各种各样的讨价还价声音,也慢慢充盈在耳边,不管是岳西的口音,还是楚南的口音,甚至燕北和江南的方言,这边也都能够听得到。

    有些时候运气好,甚至可以看到草原上来的牧民,或者南方十万大山中出来蛮人,虽然他们的语言,可能会听不懂,但是连山镇的镇民们,却都会老老实实、客客气气地和他们做生意,从来不会发什么欺负外乡人的事情。

    一头很是欠揍的毛驴,不停地对着李牧打喷嚏,看着毛驴主人一脸歉意的笑容,李牧只能无奈地躲开这头驴大爷,快步沿着大街往前跑去,很快就来到了裁缝店。

    可能因为是清晨的缘故,裁缝店里并没有什么客人,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妇,正坐在柜台后面做着针线活,正是裁缝店的老板娘韩大娘。

    柜台后面的韩大娘,虽然荆钗布裙,脸上也刻下了些许岁月的痕迹,但是那种自然散发出来的恬静气息,却依旧有着不同于镇上普通人家的风韵。

    每次见到韩大娘时,总会让李牧想起自己的娘亲。

    据西楼旧梦先生透露的小道消息称,韩大娘原名苏函芝,祖上其实是书香门第,其父亲还曾经当过朝廷的四品清贵官员,只是后来不知为何得罪当朝权贵,被迫致仕,回乡路过连山镇时,不幸染病,很快便撒手归西了。

    临终前无奈之余,希望能找个人好好照顾女儿,便把韩大娘托付给了一直悉心照料自己一家,善良实诚的韩家客栈年轻掌柜韩大贵,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可惜不知是天妒红颜,或是韩大贵娶了这么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无福消受,在成亲十余年之后,便得了重病,留下一家客栈和一儿一女,撒手而去。

    据说,韩大贵临死时拉着韩大娘的手,笑着说自己这辈子最开心的,就是娶了韩大娘这样知书达理的女子,最幸福的就是和韩大娘有了一子一女,儿子健壮,女儿美丽娇憨。自己不缺,子嗣不绝,就算折寿数十年又有何妨?

    韩大贵觉得自己已经能够挺着胸膛,去地下见列祖列宗了。

    这件事情在连山镇被传为美谈,各家的大小媳妇在羡慕韩大娘的同时,少不得会在家中流着眼泪教训自家汉子——娶了自己这样贤惠的妻子,还不惜福知足?

    一时间连山镇妻管严数量大增。

    但不管如何,一个妇道人家开着一家客栈,总归不太合适。

    所以在韩大贵死后不久,韩大娘便把客栈租了出去,自己则在客栈边上的偏屋里,开了一家裁缝店,不求能够赚取多少银两,但至少能够打发一些时光,偶尔也能够和镇上的妇道人家一起唠唠家常。

    “也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