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周战胜北齐,宇文邕一反原来对突厥人的忍让,五路北上,声势浩大,逼迫突厥一退再退。     好在宇文邕驾崩,突厥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北周的北部边境也再一次变得任由他们来往,甚至就连灵武郡这样的内地城池都已经被劫掠一空。不过陷于内斗的宇文宪和杨坚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松快的劫掠生活让突厥人也放松了警惕,原本他们都是劫掠了之后再躲入草原,以防止汉人报复,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带着整个部落南下,颇有南下“就食”的感觉,这也让原本来去如风的突厥骑兵有了一个巨大的软肋——他们不可能再和之前那样打了就跑,因为整个部落都在他们的身后。     更重要的是随着北地被突厥人劫掠的差不多,突厥要是再想要获得更多的食物和奴隶,就只能继续南下,这就导致了这一次被杨坚和宇文宪抓住机会。     在前锋兵马猝不及防中损失惨重的情况下,突厥人只能选择撤退。     而且他们也很难退入北方草原和大漠,此时北方早就已经天寒地冻不说,若是这些部众乱糟糟的再回去,保不齐要冻死饿死很多,这对于大汗以降这些突厥部落首领的威望打击是致命的。     所以突厥人就只能一路西行,以求能够从西北叩关进入中原,直接包抄周人的后路。     这样的想法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历史上突厥人从北地南下,遭到了唐朝的顽强抵抗,最终只能绕道西北,结果谁曾想到这里是薄弱之处,最后真的让他们一路杀到长安城外。好在一代雄主唐太宗渭桥退敌,不过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让唐太宗将其视为奇耻大辱,短短几年之内就带着恢复国力的大唐杀入草原。     而现在只不过是把历史上四十年后发生得事情提前上演罢了,突厥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只不过事情却并没有阿史那金想象中的那么顺利,一上来作为前锋的几个小部落就没有了消息,无奈之下阿史那金只能丢下自己的大部落,带着一队精锐轻骑前来探查,正好让他抓住了罪魁祸首。     本书来自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