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任务。
只不过,并非所有潜艇都在夏威夷群岛活动,也并非所有潜艇在完成了作战部署之后会沿正常航线返航。
道理也很简单,总会有一些潜艇在执行作战部署任务的时候找不到猎物,不得不带着鱼雷返航,而这些潜艇的艇长自然希望能够在返航的时候碰上好运,也就会去一些美国船只活动较为频繁的海域。也就是说,在返航的时候,这些没有在作战部署中用掉全部鱼雷的潜艇往往会靠近夏威夷群岛。
当时,遇到美军驱逐舰的是“海星”号潜艇。
这艘潜艇已经在东北太平洋上活动了一个半月,在六月十六日转向返航,而在返航的时候还有十四条鱼雷没有用掉。可以说,“海星”号在这次战斗巡逻中的运气很不好,只遇到了一支船队,而且该船队还得到了护航战舰的严密保护。结果就是,“海星”号在一个半月的作战部署中只击沉了两艘美国船只,而且其中一艘是排水量只有一千吨的小型货轮,取得的战果并不多。
结果就是,在返航的时候,“海星”号没有走北太平洋航线,而是靠近了夏威夷群岛。
当然,这也与中国海军的部署有关,即在夺回南鸟岛之后,中国海军在加强该岛防御的同时,扩大了临时码头的容纳能力,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潜艇补充燃油,以便为一些燃油不足的潜艇提供帮助。
也正是如此,才有像“海星”号这样的潜艇走中太平洋航线返航。
要知道,这条航线别北太平洋航线多了大约三千公里,如果不能在南鸟岛停靠,很多潜艇根本不可能返回关岛。
当然,这一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在夺取了威克岛之后,远洋潜艇就可以在威克岛进行补给,甚至可以直接部署在威克岛,根本没有必要返回关岛,从而使其在战区内的部署时间延长二十天左右。
可惜的是,“海星”号根本没有发现第七舰队。
在与美军驱逐舰遭遇之后,“海星”号就立即下潜了,而且在水下躲了两天才上浮,而第七舰队早就走远了。
显然,顾祝同也不可能收到任何与第七舰队有关的消息。
三天后,第七舰队到达了威克岛东北大约八百公里处,斯普鲁恩斯下达了减速与转向的命令。
只是,好景不长。
当天上午,就在斯普鲁恩斯考虑以何种方式拖住中国舰队的时候,一架突然出现的侦察机打乱了他的思路。
要知道,当时第七舰队离威克岛有八百公里!
也就是说,第七舰队并没有按照作战标准安排防空巡逻任务,当时在舰队上空巡逻的战斗机只有八架,而且都在舰队的西南方向上活动,而那架侦察机是从西北方向进入的,根本没有被战斗机发现。
可以说,斯普鲁恩斯非常震惊。
当时,美军首先认为那是一架舰载侦察机,因为那架中国海军的侦察机飞得很快,根本不像是水上飞机。随后赶到的美军战斗机也发现,这架中国侦察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在每小时四百公里以上,而当时没有一种水上飞机能够飞得这么快。只是,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同时也发现,这架中国飞机的机身下面有两具浮筒,因此应该是水上飞机,而不可能是航母搭载的侦察机。
只是,是不是舰载侦察机都不重要。
很明显,那是一架战术飞机,因此其侦察半径应该不会太远,而这就意味着,中国舰队就在附近。如果是一架水上飞机,考虑到水上飞机的活动半径本来就不大,因此中国舰队肯定离得不远。
斯普鲁恩斯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防空警戒。
问题是,接下来该怎么办?
出动侦察机去搜寻中国舰队,还是立即转向撤退?
斯普鲁恩斯考虑了十多分钟,此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