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8章 炼丹术

    中医对癌症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殷墟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癌”这一病名的记载。现存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按照癌瘤发生的不同部位将其分为“筋癌c肠癌c骨癌”等。《周礼》一书记载了“疡知”专科,“掌管肿疡c溃疡c金疡c折疡”等病,根据资料分析:其中的“肿疡”主要包括皮肤癌c口腔癌c乳腺癌c癌c甲状腺癌和淋巴肉瘤等体表性实体癌瘤。

    《皇帝内经》认为:肿瘤的发生与阴阳失调c正气不足c饮食因素及情志不畅等多因素密切相关。

    正气不足是癌症发生的前提条件。中医所讲的“正气”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抵抗能力。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上,正气具有抗癌c固癌的双重功效,一旦癌毒产生,正气即表现出其抗癌的本能,发挥抗癌能力,正气还能固摄癌毒c抑制癌毒扩散。

    邪气距之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邪气是指中医所讲的“风c寒c暑c湿c燥c火”等“六淫”,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物理c化学和生物等致病因素。

    阴阳失衡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阴代表物质的储藏,藏精而不泻,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的活动,起防御作用,若精气不足,则阳气防御功能不固,导致阴阳失衡。

    《内经》中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本者,阴阳也。人体阴阳以平为期,以和为贵,一旦阴阳失调则百病生。

    《医宗必读援积聚篇》有:“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的记载,认为肿瘤的形成主要因为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气血c脏腑功能失调,从而使病邪滞留,五脏六腑蓄毒不流,气滞血瘀,痰凝湿聚,邪毒内结形成肿瘤。

    从根本上讲,癌瘤形成的原因是:内外致病因素致使机体阴阳失衡,导致某些细胞生长过剩。

    情志内伤是癌症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医所讲的七情是指“喜c怒c忧c思c悲c恐c惊”这七种精神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如果人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持续时间过于持久,超出人体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可能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导致阴阳失调c气血不足,然而脏腑的功能又需要气的推动和血的滋养,二者互为因果,最终导致正气耗损和脏腑发病。情志可以通过损伤神经c内分泌c免疫系统这一网络来影响癌瘤的形成。情志内伤能够使机体的内分泌受到影响,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不能很好地识别杀伤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瘤的形成。

    现代医学认为癌症病因是:机体在环境污染c化学污染(化学毒素)c电离辐射c自由基毒素c微生物(细菌c真菌c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c遗传特性c内分泌失衡c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c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

    曾军这一整天就坐在地下室,看着这些以前收集起来的参考资料,也知道现代医学其实没有比中国古代中医学高明多少,反而在对人体机能的本质性的理解还有所不如。只是中医学的一些理论由于没有相应的基础来支撑变得玄之又玄,而一些大忽悠就利用这一点进行行骗,造成中医在现代的衰败,的确是令人痛心的。要是将炼丹术与中医学相结合,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气不足和邪气距之实际上可以用修真的观点来进行解释:正气和灵气是如此相似,灵气可以滋养肌体骨骼c修养灵魂;邪气距之即邪气入侵肌体骨髓灵魂,又与修真中俗世中的浑浊之气c阴邪之气进入人体,在人体中沉积,淤积经脉而使之堵塞c身体内气不畅,灵气更加难里进入人体,久之成病,灵魂也失去滋养,逐渐衰退。阴阳失衡正是以上而且的结果,又是癌症发生的主因。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