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孙元起只好打了个哈哈绕过此节。

    眼见孙元起是独身前来,袁世凯也知道必是有要事相商,在中堂坐定,奉上香茶之后便挥退众人。山南海北说了几句没营养的闲话后。孙元起突然话锋一转:“前些日子,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先生在《美国政治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一篇评论当前中国政局的文章,不知大总统过目没有?”

    袁世凯摇了摇头:“老夫体衰多病,两目昏眊,平日已经很少看书;而且又不识洋文,如何知道外国杂志上有什么文章?不过芮大人是美国新任驻华公使,之前曾在美利坚某著名大学堂任政治学教授,据说对政治很有独到之解。老夫前些日子在他递交国书的时候曾见过一面,只是没有深谈,现在倒有些好奇他在文章里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袁世凯的话真真假假,孙元起自然不会全信,因为即便袁世凯看过那篇文章,此时他也不可能承认。有些东西最好是从孙元起的嘴里说出来。

    孙元起顺着他的意思回答道:“芮恩施先生的文章从当前中国国会两党并立的局面出发,向上追溯成因,把症结归咎于民国创立之初孙逸仙突然把总统制变更为内阁制,却没有考虑到对整个政治架构的影响,使得权力分属不明晰,最终导致出现现在这番局面。在这一点上,孙某觉得他颇具慧眼!但他在文中把国会两党并立的局面理解为府院之间的权力之争、派系之争,孙某就不大赞同了。”

    袁世凯神色微动:“哦?百熙你对两党并立的看法是?”

    孙元起道:“在下觉得现在国会中两党并立与其说是府院之间的权力之争、派系之争,还不如说是总统制与内阁制之间的制度之争。无论是新中国党坚持先制订宪法,还是公民党要求先选举总统,所争的都是各项公权力的归属问题,并非为了个人私利,这是首先值得肯定的。但双方为何僵持不下呢?因为制度不清导致各项公权力的归属不明,大家各自心中都存在疑虑和恐惧,担心对方会攫取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如果自己主动退让,又会让对方觉得有机可乘。

    “事实上也是这样,人的毫无止境。很多时候主动退让未必就能获得对方的谅解,反而让对方以为有利可图,以后会更加变本加厉。就像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割地事秦,最初是为了求得各自安稳度日,谁知秦国却贪得无厌,今日去,明日来,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最后六国卒为暴秦所吞并。这便是前车之鉴!所以今时今日要想解决国会纷争,最好的法子就是先区分出总统、国务院和国会三方的权力,互相不得侵犯,用西方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一旦厘清各自权力归属并形成法律文件,其他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袁世凯喝了口参汤,淡淡地重复道:“百熙说的极是,现在大家各自心中都存在疑虑和恐惧,担心对方会攫取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力!”

    孙元起知道袁世凯是担心一旦制定宪法,新中国党就把他这个临时大总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即便不动手打扫,三四百名新中国党议员只需在制定宪法后作鸟兽散,他的大总统梦也将彻底破灭!

    孙元起早已想好了对策:“在下也知道大总统的忧虑所在!宪法是国家根本,需要细细雕琢,丝毫马虎不得,制定这样一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宪法必然旷日持久,而国家又不可一日无主;可是宪法未定的话,选举正式大总统又无法可依。两者间的矛盾确实不易调和。不过在下倒有一个折中的法子,不知大总统是否赞成?”

    “哦?百熙请讲!”袁世凯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孙元起道:“既然制定宪法需要经年累月,选举大总统又迫在眉睫,不如咱们建议国会从现在草拟的宪法文稿中抽取《国会》、《大总统》、《国务院》三章先进行修订,然后交付国会表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