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纨绔弟子,而弄得孙坚经常焦头烂额,每每施落家法,都打得孙策哇哇乱叫。可孙策却无因此收敛,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次,周瑜不觉好奇相问,问孙策为何要得罪那些江东豪门,就凭他孙氏的势力,迟早为因此遭来灭族大祸。当时,孙策却是不屑一笑,所说之言,令周瑜如今尚且谨记在心。
孙策手握实拳,昂然而立,眼望苍穹,如一顶天立地的绝世王者。孙策声若雷轰,傲傲而喝。
“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眼下汉室落寞,朝廷崩乱,当是大丈夫为国驱身而前之时。我孙家虽然只是小族,但却乃孙武之后,我孙氏之人,一门豪杰,个个有祖宗血脉,岂会是懦弱谄媚之小人。我父英雄盖世,却甘愿为一小吏,不过在待势而起。我孙家必不急在一时,而是等待时机奋然而起,以救国家患难。
乱世即将而到,即时群雄并起。有志者方可建功立业,成就不世之名,无志只恃世族之威者,迟早家族崩溃,成他人猎食。公瑾,你可信我孙家此时虽小,但总有一日,这片江东之地,必由我孙家踩在底下,那些所谓的豪门之人,皆要跪伏在我孙家脚下,其财富势力皆为我孙家所用!?”
孙策一番壮志豪言,说得周瑜脸色连变,周瑜一时间分不清面前此人,是狂妄无知,还是志高过顶。
“这孙伯符果真是一奇葩,真有意思!”
当时周瑜只笑不答,暗地里默默暗付道。孙策眼光烁烁,只望苍穹之遥,仿佛要看穿苍穹之顶,知得天有多高,然后将其一脚踩于地下。
不久,孙策默默地收回目光,竟又口发狂言,令当时的周瑜,亦为之一阵诧异。
“公瑾,我心知你与我交好,乃你世族之意。不过我却看重你这人,你与那些纨绔弟子不同,以你才智,日后成就必不会逊色于那旺兴大汉三百年的张子房!我真心待你,望能与你结为结拜兄弟,此生生死与共,荣华共享。不知公瑾你意下如何!?”
孙策身份卑微,周瑜却是当时江东有名的才子,且其身后世族又是豪门大族,若是此时有人听得孙策此言,定笑孙策不知天高地厚,自取其辱。
孙策目光浩然,直盯着周瑜的皓目,周瑜眼中惊异未消,一时还未从孙策的惊人之言回复过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
忽然,周瑜咧嘴笑起,笑得甚是坦荡,放dang不羁。听着周瑜的笑声,孙策并无发怒,因为他知道周瑜并非在取笑他。笑罢,周瑜皓目如炬,眯眼望着孙策,凝声而道。
“瑜能与伯符这等豪杰结拜,岂又不是瑜平生之愿矣?可瑜有一条件,若伯符允诺。瑜愿此生与伯符同生共死!”
“哦?是何条件,公瑾但说无妨!”
孙策眉头一挑,带着几分戏谑之色,笑言问道。
“若伯符敢与瑜保证。他日伯符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瑜名书竹帛,声威盖之古贤!瑜愿倾生而辅,绝不有负!!!!”
周瑜亦是语出惊人,竟认为孙策这一小吏之子,他日将能成就帝业。
“哈哈哈哈哈!!!”
孙策听罢,抚掌大笑,笑声如席盖天地,回荡不止!
当日,孙策、周瑜两人,于长江之下,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两人焚香而拜,天地为证,长江为鉴。两人齐声而说誓道。
“念孙策、周瑜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念万民之忧,而创大业,同生共死,荣辱与共,永不相负,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两人誓词,铮铮有力,如穿入长江之内,覆于万江之水!结拜礼毕,孙策赠周瑜一玉箫,周瑜则回赠孙策一护心镜。
之后不久,一道惊世骇俗的谣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