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小晓这个赖床精还在赖床就被自家从不赖床的相公给也早早拉起来,昨晚的吃不完的大家手脚麻利的热好,摆上桌来,因年初一不允许杀生,是以这几天的肉食类都是年底就备好的,加之都是农家出身,也不在乎这桌上的菜有几碗还是昨晚没吃完剩下的。
这收成不好的人家,过年也就割个斤把肉,昨晚他们吃剩的菜里头有大碗的肉,大盆的鸡块和鱼肉,谁家也不会败家到把这些好好的肉食给丢掉。
主食是三十晚上全家上阵包好的饺子,有萝卜猪肉馅,羊肉等馅的,拢共包了七八百个,用竹簸箕上,饺子皮的软硬刚好,包好的饺子放在簸箕上,没多久就被这寒冷的天气给冻结实了,也不会粘了在簸箕上取的时候把饺子给扯破。
把昨晚包好的饺子下到烧开着滚水的大锅了,饺子下锅后,一股面气扑面而来,盖上锅盖,没多久,饺子熟了,大铁网制成的网子,三两下就把煮熟的饺子捞上来,倒进大盆里头端出去上桌,给外面的众人吃食,外面吃得开心,你一个我一个热火朝天的,厨房里的人拢共忙活了没多久,煮了几次饺子,估摸着这大抵是分量够了,也收拾麻利,到外面吃午饭,主人家说了,没客人上门,这几天就一起吃饭,热闹一番,也好给这个家增添点气氛,新年好图个人丁兴旺。
也是因小晓和江衡本身就是农户出身,相处久了,对待下人那态度就和家里人差不离这些人才敢和家主做一起吃饭,但凡老爷夫人是余公子那样的,就是笑得再温和,让他们坐下来一起吃饭,他们也是不敢的,说白了吧,就是小晓和江衡没有那种大户人家的派头,那种深入人心的阶级做派,这两人还真没学来!
两天时间过得很快,初三早上,几个仆人带上一群孩子回了镇上,就留了一个下人在家里看家,夫妻俩等回完娘家也要到镇上转一圈,然后坐马车到孟府,初二早上收到飞鸽传书,说过两天请两人到孟府一叙,有事商议!
夫妻二人收到消息嘀咕一晚上,估摸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他们没得选择,必须去!
大年初三,天气很好,虽冷但没有下雪,周围一眼望去,干净得比那擦了又擦的白瓷碗还亮堂,这大好的天气,是回娘家的好日子,当然,娘家再近也是要回去的,好在娘家很近,不像有些嫁的远的妇人走路坐车就要大半天的,能累死人去。
两人也没拿什么东西,打算等会直接给些个银钱与父母和哥嫂就行了,年前送到布匹和肉类这些,估摸着就是到十五都吃不完,这不是说送的多,而是乡下人家,什么都是省着来的,过惯了穷得揭不开锅的日子,能省绝对不会铺张浪费!
俩夫妻被热情的父母兄弟迎进去,不过还没说上几句暖心的话,茶水也就喝了两口,院子门外咚咚咚额敲门声响起,众人不明所以,这时候谁来来敲门?这初三基本就是回娘家的闺女登门,亲戚不都是大年初一初二就登门,楚家就一闺女,这都回来了,门外的又是哪个?
“老大家的,去开门看看是谁来了?”小晓她娘对媳妇道。
这老妇人现在日子舒坦极了,如今家里不仅有了存银,就是身上穿的,那也是花费不老少银子给置办的,这年舒坦得两口子老开怀,简直就是笑不拢嘴,而且加上女儿时不时给的,单单他们老两口私底下都存了几十两银子。
这日子好过了,加上女儿能耐,村里哪个不是想在女儿手上得那赚钱的活计,出门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讨好巴结的人,日子顺心的很。
这人刚走出来,院门还没打开,外面的人的声音就传进来,小晓嫂子一听居然是伯娘伯伯这些个不要脸皮的亲戚,心里有些疙瘩,不想开门,不过大过年的,敲门在家不应是不允许的,是以她还是一脸不情愿的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