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求见了皇帝。
果然不出所料,皇帝正埋头为沈嫣择选晋封只事,连日子就初初拟定了,就差位分那一栏空着,只等皇帝下笔了。
唐诗说明来意,直指妃位,道:“沈贵人生子有功,且数月来伺候皇上无不精心,不如封她个妃位,也好让其他姐妹们蹈厉奋发,服侍皇上也能更加用心不是”
这话简直说到皇帝的心坎里了,在他私心里,自然只爱沈嫣一个,如果没有约束,他都恨不能即刻立她为后了,只可惜,沈嫣身份不够,也没什么大功德,如今唯一称得上有功劳的,不过是生了个四皇子。
还是个非常孱弱的四皇子。
和唐诗熟知的剧情不同的是,向来康健文成武德的未来皇帝李昱,因为早产月份不足,养不养的大都是两说,可架不住皇帝喜欢。
“这怕是不妥,沈贵人毕竟资历稍浅。”
明明心里就把不是这么想的
唐诗索性以退为进,于是点头称道:“皇上说得极是,可是要赏罚分明,所以封赏还是要有,妾如今掌代宫职,也是要为皇上分忧的,既然皇上觉得封妃不妥,索性就先封陈贵嫔,看在产子有功的份上,陈贵嫔也该晋一晋了。”
皇帝一噎,他觉得,为什么每次遇上唐贵妃都没什么好事
妃位如今就剩下一个德妃之位还空着,要是率先给了陈贵嫔,那沈嫣必然要靠后了,这叫他心里怎么舍得皇帝原本就有些犹豫,此刻立即就下了决定,把她给请出御书房了。
不出三日,两道圣旨从御书房直接送到了沈贵人和陈贵嫔的手上。
一道是晋封德妃的旨意,一道是晋封昭仪的旨意。昭仪是正二品九嫔之首,堪堪要比德妃低了那么一头
如果放在寻常,陈贵嫔从三品的贵嫔晋封到二品的昭仪,确实可喜可贺,可是在同比的状况下,比她低了那么多位分,身世背景也概不如她的沈嫣竟然越过她,成了四妃之一,这叫她怎么接受
这就意味着,从前见她得要规规矩矩屈膝行礼的沈贵人,日后再见她,只管坐着等她行礼了
这简直是欺人太甚
陈贵嫔眸中的狠厉一闪而过,目光就跟淬了毒一般。她决定不再心慈手软,听从唐贵妃的话外之音,写了一封家书,通过廖迁直接送到了陈太傅的府中。
没几日,湖广一带水患积涝成灾,朝廷赈灾银两送去,却终究未能解决水患问题,一时间,民怨四起,皇帝头发都要愁白了两根。
早朝,工部尚书力荐贤王亲去湖广监督水利工程。贤王在民间声望极高,即便他没有这方面的才学,但是随行的官员有啊,他们只要贤王乖乖地去当个吉祥物,安抚民心就好了。
正当皇帝举棋不定的时候,金科状元也出列道:“臣附议。”
于是,和金科状元同个派系的几个朝臣纷纷“附议”,就连一向看不惯贤王忙里忙外地占着实缺名额的荣王,也破天荒地点头道:“此事非贤王不能。”
事情就这么拍板了,贤王很快就包袱款款地在数十个护卫的护送下离京。这一行,少则两c三月,大理寺掌刑狱案却不能等,荣王就坐了这暂代之职。
这些,都是往好的方向在发展,廖迁对唐诗可谓是推心置腹,种种算计逐一施行,很快就只差临门一脚,但是说到要彻底扳倒沈嫣,却还要再作计议。渣皇在位一日,怎么打压沈嫣她都能死灰复燃,何况唐诗对沈嫣并没有彻骨的恨意
只有把皇位抢过来,她才能放心
可现在,唐诗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
皇帝身边的太监总管亲自来了万寿宫一趟,翘着兰花指,一脸喜从天降地尖声道:“启禀娘娘,皇上今夜来万寿宫就寝,特命奴婢前来禀报。”
好吧,唐诗总算还记起她还